■ingnchen@gmail.com

陷於財務困境的國營越南造船集團(Vinashin)20日說,尚未與債權人達成償還6,000萬美元債務的協議,凸顯與國際放款機構的歧見仍深,也使近來債信不斷滑落的越南可能信譽進一步受損。

越南造船集團董事長阮玉蘇(音譯)說,該公司2007年借的6,000萬美元第一期本金應在20日償付,但公司現金不足,「目前越南造船嘗試與債權人協商最有彈性的措施,以處理這些債務」。

熟悉內情人士透露,部分債權人正設法取得越南政府承諾不會讓越南造船公司倒閉,但這項要求使正厲行控制國營企業支出的越南政府陷於困境。越南造船集團是近年來迅速擴張的數家越南國營企業之一,但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客戶取消許多訂單,使公司瀕臨破產,迄今年夏季債務高達約44億美元。

受越南造船工業集團債務問題拖累,擔保越南政府債務違約的成本20日飆升到17個月來最高。根據巴克萊(Barclays)的報價,越南政府債券的信用違約交換(CDS),在新加坡下午盤升抵290個基點。資料供應商CMA的資料顯示,創2009年7月17日來最高價位。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上周調降越南政府公債的信用評等,從Ba3降至B1,其中部分原因就是越南造船的問題。該信評機構並警告,如果出現違約,將有害越南在海外籌資的能力。惠譽(Fitch)今年稍早也調降越南的主權信用評等。

分析師指出,如果越南造船違約,將導致越南政府很難籌措新基礎建設所需資金。越南為保持其長期經濟成長,非常需要這些基礎建設,這也增加河內當局支援越南造船的壓力。

越南計劃未來十年將投資1,500億美元改善基礎建設,而當局已考慮到國際金融市場上籌措部分資金。

【編譯吳國卿、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12/21 經濟日報】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是全球客製晶片重鎮,為蘋果iPhone和戴爾電腦等產品製造晶片,但對捲入美國近來大規模內線交易調查的避險基金來說,台灣是機密資料的大金礦,從晶片製造商洩漏出來的各種科技機密待價而沽,可以轉手賣給想從股票交易獲利的美國顧客。

始於去年的美國內線交易調查,逮捕了避險基金大帆集團(Galleon)主管等嫌犯,也暴露出機密商業情報流通的地下網絡。

繼上月24日聯邦執法當局逮捕涉案的Primary全球研究公司台灣聯絡人後,本月中旬又逮捕台積電、超微和偉創力三家科技公司任職的主管,他們都涉嫌洩漏公司內部機密給所謂「專家網絡」業者。

雖然台灣業者涉案程度在美國檢察官的訴狀尚未完全揭露,但台灣的商業情報黑市和對尋求交易優勢的避險基金的吸引力,早起聲名遠播。據熟悉內情的美國銀行界人士透露,至少從2004年起,一些分析師就已經與包括摩根大通、雷曼兄弟等銀行交易機密晶片生產資料。

新加坡避險基金顧問業者GFIA公司主管道格拉斯說:「台灣就像一片蠻荒的東部。如果想了解全球科技價值鏈,必須了解台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台灣晶片代工商為全球主要晶片設計業者生產晶片,例如德儀、高通。晶片代工商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也意味,只要搜集其訂單資訊,投資人就能據以預測代工商顧客的銷售。

台北獨立研究合夥公司(IRP)合夥人柯羅斯曼說,台灣扮演這種角色部分原因是這個圈子很小,大家都認識科技公司的銷售部門,交換資訊十分常見,但因為人人都這麼做,所以資訊通常不具有爆炸性。

2004年,一名摩根大通台北研究部的成員應徵美林公司的工作,面談時拿出一份台積電的報表,表示內容是每月出貨給顧客的資料。據了解該面談的匿名人士說,這名應徵者未被錄用。

熟悉內情人士說,台灣商業情報黑市的主要參與者已產生變化,從2004年到2007年,主要是券商半導體分析師利用與台積電和聯電的關係取得機密資訊。

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這些分析師已被像Primary全球這類專家網絡取代。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顧今年,希臘為解決債務危機,通過一連串的撙節措施,未雨綢繆的歐元區國家也紛紛跟進,在歐陸各國掀起抗議的罷工潮。這個現象促使不少人上網搜尋「austerity」(撙節)的定義,使這個單字獲得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編輯群的青睞,成為年度風雲代表字。

austerity一字在14世紀出現,韋氏字典定義為「簡樸的、禁慾的狀態或特性」,或「強制執行的、極端的節省」。韋氏字典董事長摩爾斯(John Morse)說,自家網站上搜尋該字的次數多達25萬筆,歐債危機相關報導也經常出現。

摩爾斯說:「我們尋找的是…引起我們高度關注,與一般狀況相較顯得反常的字。今年符合條件的就是『austerity』。」其他候選字還包括pragmatic(務實的)、moratorium(延期償付)、socialism(社會主義)和bigot(偏執、頑固的人)等。

韋氏字典總編輯斯科洛斯基(Peter Sokoloski)說,今年名列前十大的字詞都與新聞事件或報導有關,編輯認為這是促使網友不斷上網搜尋的原因。舉例來說,socialism可能與美國聯邦政府紓困以及民主黨支持的健保法案有關。

【編譯余曉惠/美聯社二十日電2010/12/21 經濟日報】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俄羅斯Alrosa考慮上市,從封閉型公司轉為股份公開的公司。圖為該公司專家檢視一枚巨鑽。路透.jpg 

全球第二大鑽石生產商,由俄羅斯政府控股的Alrosa,考慮2012年上市,對投資人開放傳統上十分封閉的鑽石業。

Alrosa以西伯利亞為大本營,是僅次於南非De Beers的世界第二大鑽石生產商。2009年,全球一半的鑽石由這兩大公司開採。Alrosa和De Beers目前都沒有上市,限制了投資人打入這項商品的機會。根據專業預測,未來數年,鑽石將出現供應吃緊。

《金融時報》報導,Alrosa執行長安德列夫說,這個情況即將改變,因為Alrosa正在改變,從股份不公開的公司變成股份公開的公司,亦即俄國企業行話說的,從ZAO變成OAO。這項轉變將會容許外部投資人購買Alrosa的新股,並且放鬆所有權限制。

安德列夫表示:「這轉變是我們股東的決定,轉變之後,未來萬一有需要,Alrosa就能向市場募資。」

Alrosa由俄羅斯聯邦政府持有多數股份,其餘32%股份由公司所在地的雅庫特自治共和國政府持有。

Alrosa公關主任波里亞科夫表示,Alrosa將是第一個上市的鑽石生產大戶。他表示,現在談IPO還早,不過,轉變成股份公開的過程在2011年第二季應該可以完成。

成為開放式股份公司,並不以IPO為要件,不過,Alrosa的轉變,分析師視為該公司2012年可能在香港或倫敦上市的前奏。

根據統計,去年全球生產1億1500萬克拉鑽石,Alrosa占29%。

De Beers由「英美資源集團」(Angle American)控股,外界投資人難入其門。第三、第四大鑽石生產者分別是澳洲的力拓,和澳洲的全球最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但這兩家業者的鑽石部門都只是整個集團的一小部分。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肯亞每人每年平均喝掉39瓶可口可樂,遠低於墨西哥等較發達國家的665瓶,不需擁有MBA學位,就能看見可口可樂在非洲的成長潛力。可口可樂公司執行長肯特(Muhtar Kent)可以不必像亞歷山大帝那樣感嘆,世上已沒有可讓他征服的地方。

2008年,肯特在可口可樂服務滿30年,他也在當年正式接任可口可樂執行長。他經常搭機飛到世界各地尋找成長機會,他的旅行公事包裡一定有份綠色試算表,上頭明列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去年各自在95國軟性飲料市場占有率。肯特並以黃色標明百事可樂領先可口可樂的九個國家,當中無一非洲國家。

目前可口可樂在大多數已開發市場的銷售停滯不前,例如北美消費者在1989年買了26億美元的可樂,20年後只增至29億美元。印度和中國的每年人均可樂消費量也遠低於美國、歐洲和拉丁美洲。外國企業難以開拓中國飲料市場,因中國市場競爭者眾;在新德里百事可樂才是蘇打汽水的代名詞。可口可樂將繼續在中印兩國開疆闢土,但該公司在非洲已是領導品牌,加上非洲中產階級才剛崛起,因此耕耘非洲市場可能為可口可樂帶來更大回報,實踐對股東承諾的盈餘成長7%到9%目標。

可口可樂早在1929年就跨足非洲,現在非洲各國都看得到可口可樂。該公司也是非洲最大雇主,在當地擁有6.5萬名員工和160座廠房。市調業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資料顯示,可口可樂在非洲和中東的市占率為29%,遠高於百事可樂的15%。可口可樂計劃未來10年在非洲投資120億美元,金額是過去10年的兩倍多。

肯特說:「非洲未來10年可能大受矚目,就像過去10年的中國和印度。非洲事業對本公司的重要性甚至遠大於現今的中印兩國。」

肯特是出了名的拚命三郎,他任何時候都可能從遠地聯絡下屬。他一貫穿著是襯衫搭配領帶,戴著公司在1990年代送他、表彰他在公司服務滿15年的領帶夾,領帶夾鑲有三顆紅寶石。

肯特說:「非洲人口特別年輕有活力,整個洲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高於俄羅斯和印度,是規模龐大的經濟體,地下資源豐富,我認為下個10年是否屬於非洲的關鍵,在於非洲各國政府是否有改善治理方式。毫無疑問,他們的治理可望日漸好轉。」

肯特的父親是已故土耳其外交官納達特肯特(Necdet Kent),身為伊斯蘭教信徒的老肯特在二戰時被派駐到法國,負責發放公民身分證給遭納粹份子驅逐出境的猶太難民。1952年12月肯特出生時,父親在紐約擔任土耳其總領事。

肯特在土耳其長大,後來到英國赫爾大學(Hull)攻讀經濟學,並在倫敦城市大學取得管理學碩士學位。1978年加入可口可樂,先被派到義大利負責北非等地的廣告和運動行銷。

肯特早年在可口可樂因工作需要,必須定期到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出差,從那時起他就專門負責處理非洲業務。他說:「早年我在英國研讀經濟學時,常聽總體經濟學老師說人口成長的情況有多糟,這會導致一個國家淪為貧困,現在的世界已不同於以往,每個國家都需要年輕人口才能生存。」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