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nchen@gmail.com

總部設在舊金山的富國銀行 (Wells Fargo)已經取代摩根大通,成為全美股票市值最高的銀行。

富國銀行在信用危機間買下美聯銀行 (Wachovia),規模因此大為擴張,根據16日紐約股市的收盤價計算,富國市值已達1576億美元,原來居冠的摩根大通以1564億美元退居第二名。

但若以資產與存款計算,富國只排第四,摩根第二。全美資產最多的銀行是美國銀行(BoA),紐約的花旗集團居第三位。

現年57歲的富國銀行執行長史丹普夫運用併購手段,來推動富國的成長。根據彭博資訊的統計,富國銀行近五年來完成了逾55筆收購交易,最大的一筆就是2008年10月以127億美元收購美聯銀行。

富國在收購美聯銀行之前的一季,資產只有6224億美元,到了今年9 月底,已經擴增到1.2兆美元。

【編譯陳澄和2010/12/17 聯合晚報】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莓機在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雖然下滑,RIM財報仍優於預期。美聯社.jpg 

靠新款黑莓機Curve與Torch拉拔,加拿大RIM公司第三季的營收和獲利都超過分析師預測。

RIM第三季營收勁升40%,達到54億9000萬美元,優於分析師預測的54億1000萬美元。獲利則是每股1.74美元,而分析師預測1.65美元。

RIM寄望於Bold,以及使用滑動式鍵盤、網路瀏覽器也更精密的Torch,希望這兩款新手機能吸引iPhone顧客變心。另外,RIM以價格比較低廉的Curve進軍巴西和印尼等市場,和Android手機爭鋒。

RIM自估第四季營收將有55億到57億美元,每股獲利1.74到1.80美元。分析師保守一點,預測營收54億6000萬美元,每股獲利1.61美元。專家說,RIM自估第四季優於分析師預測,是十分正面的態度,其自估數字並非天大突破,但方向是正確的。專家指出,黑莓6作業系統經過改進,RIM加強廣告攻勢,及AT&T將美國價格砍到99.99美元,使Torch在第三季熱賣。

不過,RIM的全球市占率逐漸遭受iPhone和Android手機侵蝕。根據專業統計,在第三季,RIM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從去年同期的20%滑到15%。蘋果維持17%不變,使用Android 系統的三星則從3%躍升到8.9%。

RIM股價在那斯達克正規交易時間上漲6美分,以59.24美元作收,盤後再升4.4%,總計8月份以來漲了38%,使年初以來的跌幅減到12%。

RIM股價連升,主要是平板電腦PlayBook帶來期待。PlayBook預定明年首季上市,和蘋果iPad針鋒相對。PlayBook預計推出第一周年可賣255萬台,營收11億美元。iPad第三季賣了419萬台,營收28億美元。此外,三星、摩托將推出平板電腦,iPad要出第二代,PlayBook如何殺出重圍,拭目以待。

RIM共同執行長巴爾希里信心滿滿,說,「等我們進入市場,iPad獨霸的局面就會改變」。

【編譯彭淮棟/2010/12/17 聯合晚報】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千禧第一個十年即將走入尾聲,2010年對於執政者與各國央行而言,危機四伏,疲於奔命;對於全球流竄的熱錢而言,卻是流奶與蜜,遍地黃金。此時此際,有關投機大鱷索羅斯聚資狙擊新台幣的傳言,再度「匯聲匯影」,導致台幣本周每天面臨30元保衛戰。

     然而,央行力穩台幣匯率,做到流汗卻被嫌到流涎。我們要抱不平地問:從去年到今年,匯市喊「狼來了」不下數回,如果這次狼真的來了,除了央行每天認真「趕狼」,相關部門與匯率敏感企業做好「趕狼」或者「與狼共舞」的準備了嗎?

     匯率升貶,本是一體兩面,有人受益就有人受損。以近期股市表現為例,電子股固然受挫於台幣升值,內需與資產股卻受惠於增值效應。由於難求兩全其美,主管當局只能取最大公約數,確立主軸,再進行微調。

     台灣經濟現況既是出口導向,根據主計處深入拆解產業關聯表後發現,今年逼近10%的經濟成長率,有68%來自出口貢獻,無所謂內需與出口的雙引擎。那麼就匯率政策而言,優先捍衛出口競爭力,也就順理成章。

     如果世界風平浪靜,匯率能持穩在理想區間,讓損益兩方達到均勢,應該是各國央行的一大想望。我國央行總裁彭淮南也有一個台幣浮動的理想區間,他去年10月在立法院答詢時曾表示,2008年台幣因外資匯入一度升值到30元,後因金融風暴而在2009年2月回貶至35元,「台幣就在這個範圍內波動」。此番談話後來就被解讀為「30-35元」是彭淮南區間,30元則被稱為彭淮南防線。

     偏偏近年世局動盪不安,先有美國次貸危機牽動全球金融風暴,後有歐元債務骨牌效應衝擊匯率穩定,通膨赤燄高漲的中國明年又面臨雙率雙升的考驗。三者交互作用,全球匯市動盪頻仍,央行要堅守匯率理想區間又談何容易。相關部門與匯率敏感企業,更不應該將因應客觀環境巨變的責任全推給央行。

     遺憾的是,當台幣升幅低於其他亞洲貨幣時,就有人跳出來痛批央行為了出口業犧牲全民利益;還有人等著看台幣升破彭淮南防線的好戲,連索羅斯復仇13年未晚這類「天曉得」的理由都搬上檯面。一旦台幣升幅高過其他亞洲貨幣,又輪到出口業攔轎喊苦,直言央行若守不住28元,大家都玩不下去;另有人則呼籲央行要採取更激進的資本管制作法,才不會被熱錢「吞下去」。

     換言之,有人主張央行要順勢而為,有人要求央行逆水行舟。央行如果沒有動態均衡的定見,以及柳樹折腰不折枝的彈性,熱錢恐怕早就長驅直入,等著製造更大的資產泡沫。投資人即使賺到眼前的價差與匯差,未來終將遭致泡沫破滅的反噬。

     央行趕狼,旨在穩住經濟發展的現況(亦即確保出口競爭力),卻不能與「反對新台幣升值」劃上等號。守住30元防線,代表央行的勉力而為,一旦被攻破,也不應被視為彭淮南施政的失敗。

     更深一層分析,央行趕狼,其實是在為相關部門與匯率敏感企業爭取「與狼共舞」的適應期。這裡的「狼」,不僅僅是以索羅斯這類投機大戶為代表的眾多熱錢組合,更意味著亞洲貨幣在熱錢簇擁與人民幣看升下,中長期升值的必然趨勢。央行所能做的,是阻撓眼前熱錢危害的速度與廣度,以及不讓台幣出口競爭力落後韓國、日本等主要對手國。至於如何化「亞幣中長期升值」這匹狼的危機為轉機,則是相關部會與匯率敏感企業本身不可忽視的課題。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月十三日過世的美國外交家郝爾布魯克(Richard C. Holbrooke),是卡特政府的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在這個位置上,他和台灣及大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特別是與台北斷交及與中共建交,但郝對台灣從無好感,而且斷交時發生的一些不愉快事件,更加深了郝對台灣的惡感,影響所及,郝拒見台北派駐華府的首任駐美代表夏功權(經史東參議員大力干預,勉強見過一面),當時擔任外交部次長的錢復成了不受歡迎的人物,華府變成他的禁地,一直到雷根當政後,情形才有改善。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卡特宣布承認中共和台灣斷交後,美政府派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率團訪台談判爾後雙方的新關係,在機場遭到錢復當頭棒喝,隨後發生暴動,危及克卿及其隨員的安全,使郝爾布魯克極為憤怒,若非當時坐鎮華府的楊西崑次長與郝大力斡旋,克里斯多福可能全團立即撤回,原機返美。郝把整個事件的矛頭指向錢復,因此他事後在索拉茲主持的亞太小組聽證會上,指控錢的整個外交生涯都在破壞(derail)美中關係。

     郝爾布魯克出任亞太助卿時才三十五歲,年少氣盛,加以他是自由派,對台灣的威權統治本就厭惡,偏偏他上任不久,就得去台灣為范錫國務卿訪問大陸(一九七七年八月)向蔣經國做簡報,而他抵達台北後,被守候的記者們團團包圍,連他的襯衫都差點被撕破,從此對台灣觀感惡劣。

     我除了親耳聽到他在國會山莊上對錢復的指控外,也曾聽他說台灣當局對卡特政府的人權外交持contemptuous(鄙視)態度,從這些言行不難知他對台灣的好惡了。卡特落選後,有十餘年的時間郝在華爾街經商,為了生意郝曾去過台灣,印象有無改觀,不得而知。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午九時(卡特宣布與中共達成建交協議的十二小時前),郝爾布魯克把中華民國事務科長費浩偉及中蒙事務科長宋賀德(Harry Thayer,曾任AIT台北辦事處長)召到他的辦公室,劈頭就對他們說:”We’re going to do it now.”(我們現在就要做了,指和中共建交),費、宋二人起先還以為郝開玩笑呢,儘管這是他們主管的業務,但事前毫無風聲,難怪他們不相信,可是看到郝鄭重其事的要他們立即展開工作,並宣布調集國務院所有的中國專家成立special task force (特別工作小組),全天候處理美中建交及和台灣斷交的全部事宜,這就使他們不得不相信the moment of truth(真實的一刻)終於到來。

     事實上,郝爾布魯克本來也被蒙在鼓裡,要不是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替他向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說項,他也是要到十五日卡特宣布前才知道。整個建交談判完全由布里辛斯基和他下面的中國專家奧森伯格(Michel Oksenberg)掌控,國務院完全在狀況外,那時國務卿范錫正在中東從事外交旅行,因為布知道范不贊成在那個時候和中共建交,所以要搶在范錫不在華府時,國務院不知情下完成此事,這是為何布里辛斯基保密保到滴水不漏,絕對不許郝爾布魯克預聞此事。

     但郝十二日深夜在白宮看到建交公報後,在軍售方面做了一件對台灣的好事,原來美國在這事上含混其詞,造成一年後將中止軍售的錯覺,郝指出國會絕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承諾,迫使布不得不命令伍考克(Leonard Woodcock,美駐北京聯絡處主任)與鄧小平在最後一分鐘重啟談判。

     布、郝的心結本就很深,肇因於卡特當初組閣時,郝對卡特說了些不利於布的話,因為他擔心布里辛斯基大權在握後,會和范錫爭權,使季辛吉和羅吉斯國務卿失和的歷史重演,這話大概輾轉傳到布的耳裡,從此對郝銜恨在心,因此一九七八年五月布里辛斯基訪問北京與鄧小平會談,硬是不讓郝參加,事後又不讓郝看會談紀錄,使郝顏面盡失,為之氣結。郝為此在返回華府的飛機上和奧森伯格幾乎大打出手,《紐約時報》記者邰培德(Patrick Tyler)所著《長城》(A Great Wall)一書,對此有生動與翔實的記載。

     郝爾布魯克雖然已死,恐怕在九泉之下,他對台灣和布里辛斯基都有餘恨而難暝目的。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39593-2480029.gif 

6039593-2480158.gif 

美國11月新屋開工率增加3.9%,是五個月來首度攀升,顯示美國經濟日漸好轉。(美聯社).jpg 

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就計人數意外下滑,而11月新屋開工數增加,是五個月來首度攀升,加上費城聯邦準備銀行製造業指數12月意外勁升,三項數據都顯示美國經濟日漸好轉。

美國勞工部16日說,至10日止的一周內,全美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比前一周修正後的數字減少3,000人,降至42萬人,是三周來最低。總申領人數以及申領延長失業救濟人數則上升。經濟學家先前預期首次申請失業就人數增至42.5萬人。

被裁員人數下降,意味著雇主準備好進一步增加雇用,這將有助於失業率從26年高峰回降。不過,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本周說,裁員減少的速度不足以降低失業率。

紐約匯豐證券經濟學家萊恩‧王說:「近來各種跡象都很一致,顯示經濟稍有改善。要達到足以降低失業率所需創造的新工作數量不是那麼簡單。」

至4日止的ㄧ周內,領失業救濟的總人數增加2.2萬人至414 萬人,高於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412萬人。而已用盡州政府提供的失業救濟金、改申領聯邦政府提供的緊急延長失業救濟的人數也增加32.45萬人,成為483萬人。

同天,美國商務部說,11月新屋開工數換算為年率為55.5萬戶,比10月的53.4萬戶增加3.9%。不過,受集合式住宅與公寓建案減少影響,11月核發的建築許可執照下降,意味著未來新屋開工數將下滑。

建商Toll兄弟公司預測,房市先前因抵稅優惠結束而需求銳減,這種情形將在近月內回穩。不過,僅管低借款成本與低房價有助推升房市,但法拍屋增加,加上失業率居高不下,仍將阻擋房市全面回升。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