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  

圖解、編者:久桓啟一序
貨幣究竟是什麼?
貨幣是如何增值的?
關於「勞動」的思考
工作的「效率化」帶來了什麼
「機制」改變了社會
工資中暗藏的玄機
資本主義將何去何從

編者序

從三大要點了解《資本論》∕久桓啟一

  隨金錢價值益發不穩定,懷疑資本主義者與日俱增

  唯金錢是尊的「資本教」時代,似有將進入尾聲之勢。

  起因是二○○八年的次級房貸問題。這個問題所引發的金融風暴,將全球各國的經濟推入了萬丈深淵。

  這場風暴,彷彿在質問我們「現行的『資本主義』真的可行嗎?」

  工作者哀鴻遍野

  率先受到這場風暴影響的,是派遣勞工等非正職工作者。由於他們合約未滿便遭解約,也失去了在合約期間公司提供的宿舍,為數龐大的派遣勞工被迫過起餐風露宿的日子。

  日本自數年前起,住在網咖裡的派遣勞工被稱為「網咖難民」。但如今的失業勞工在遭解約後,就連投宿網咖都負擔不起,唯有流落街頭一途。

  根據統計,此類非正職工作者的失業人數,已高達四十萬人。

  就連正職員工,也難逃經濟環境惡化的威脅。企業內的定期加薪、薪資基準調升*紛紛喊停,年終獎金縮水更是變得理所當然。

  越來越多上班族少了年終獎金,無法提前結束房貸等貸款,而被逼上絕路。隨裁員等措施而失業的正職員工,估計高達十萬人以上。

  二○○八年度倒閉的上市企業也高達四十五家,創下戰後最高記錄。

  此外,日本IBM及SONY等大企業,也接二連三開始裁員。

  就連原本覓得工作的學生,也有不少因內定遭到取消而再度展開求職活動。

  真是一場「百年一度的大恐慌」。不論是非正職還是正職員工,所有工作者都是一片哀鴻遍野。

  對資本主義心生質疑

  「資本主義真的是一種讓人幸福的制度嗎?」

  在這場金融風暴中,這個疑問在許多人的心中浮現。

  隨此,徹底分析資本主義的《資本論》再度受到注目。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如何出現、發展、乃至沒落的過程。

  馬克思歿後至今已經過了一個世紀,資本主義社會依然屹立不搖。就這點而言,代表馬克思所預測的歷史發展,至今尚未發生。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以下陳述:

  「工人並未獲得與勞動內容相符的酬勞。靠勞工的無酬勞動所獲取的利潤〈剩餘價值〉,全進了資本家的荷包。」

  「資本家的目標,就是盡可能獲取剩餘價值。」

  「資本主義創造出供資本家自由利用工人的體制。在此體制中,工人淪為一具『機器』,一個不完整的人。」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介紹了資本主義如何產生、發展、與沒落的過程,也預測資本主義沒落後,資本家的財產將為工人所掠奪,由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社會取而代之。

  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曾於前蘇聯及東歐等國付諸實踐,最後均以失敗告終。不過,資本主義體制,也同樣蘊含矛盾。

  我們可以說,作為解析資本主義矛盾的經濟學說,馬克思經濟學的重要性已是與日俱增。

  本書的三大要點

  本書內容,乃是以馬克思親筆著述的第一部為藍本。

  《資本論》第一部所談的,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即生產過程與剝削結構。不過,這第一部,其實也是出了名的難解。

  故此,本書力求以下三點:1將《資本論》加以圖解化2徹底解析《資本論》的內容3還原馬克思本人的真實面貌。

  1將《資本論》加以圖解化:藉由將艱澀難解的《資本論》加以圖解化,可將內容陳述得淺顯易懂。在此感謝於多摩大學研究所選修筆者課程的十名在職研究生鼎力相助。以圖表將《資本論》的內容具體化,對理解本書抽象難解的內容的確助益甚多。

  2徹底解析《資本論》的內容:將原書中難解的字彙與段落加以改寫,力求淺顯易懂。

  《資本論》撰於近一百五十年前,故筆者不忘將措辭用語和經濟狀況的改變納入考量,整理出這部現代版的《資本論》。

  3還原馬克思本人的真實面貌:在每一章的起頭處,以專欄形式介紹馬克思生平中的些許軼事。以求讀者能透過認識馬克思的為人,增加對《資本論》內容的理解。

  接下來,謹邀各位讀者一探《資本論》的世界。

 

馬克思著《資本論》背景:

馬克思的出身與成長、接受文化啟蒙的少年時期
一八一八年五月五日,卡爾.馬克思誕生於德國特里爾鎮〈Trier〉一個猶太裔的德國家庭中。

他的父親亨利希飽讀伏爾泰與盧梭等大師著作,常向馬克思講述哲學與宗教方面的思想。此外,他的父親也有個熱愛文學與音樂的摯友路德維希.馮.威斯法倫〈Ludwig von Westphalen〉男爵,常為馬克思朗讀荷馬或莎士比亞的作品。男爵的女兒燕妮,就是日後的馬克思夫人。

馬克思進入高中時就學時,各地追求自由的活動正風起雲湧。巴黎爆發了七月革命,翌年,又有波蘭挺身抵抗俄國。

接下來,馬克思又進入波恩大學研讀法律學、哲學與詩學,後來又進入柏林大學研讀數學、歷史、文學、英文、義大利文與拉丁文等。

畢業後,馬克思於自由派報紙《萊茵報》撰文,尖銳抨擊普魯士王國及俄羅斯帝國,後來就成為該報的總編輯。不過,由於普魯士政府下令取締《萊茵報》,該報被迫於一八四三年三月停刊。

馬克思返回特里爾,與燕妮結婚。後來偕妻遷居巴黎,並於當地創辦了《德法年鑑》。

結識恩格斯 接連遭驅逐流放
在《德法年報》中,馬克思主張,欲將人自宗教中解放出來,得先將人自痛苦的現實中解放出來,這並非一種傾國家之力由上至下的解放,而是奠基於無產階級的自覺與實踐的解放。除此之外,恩格斯於該年鑑發表的經濟學論文,也對馬克思產生了重大影響。

家境富裕的恩格斯繼承家業,在英國曼徹斯特經營一家紡織工廠,是一個站在勞工立場實踐經營的企業家。

一八四四年,恩格斯與馬克思確認雙方理論一致,就此展開日後的合作生涯。

恩格斯擁有卓越的經營手腕、與豐富的經濟知識,毫不吝惜地提供馬克思金錢與學識上的援助。

當時,馬克思因在一份名為《前進〈Vorwärts!〉》的刊物上發表批判普魯士政府的論文,而遭法國驅逐出境。遷居比利時後,馬克思與恩格斯攜手成立了「共產主義者通訊委員會」,並將之定位為成立於倫敦的「正義者同盟」的分部,正式開始將工人階級的解放運動付諸實踐。

馬克思受此同盟委託所起草的規章,就是有名的《共產黨宣言》。

發表此宣言的數日後,巴黎爆發了二月革命,比利時政府因此將馬克思逐出境外。

馬克思經由德國,於一八四九年八月二十七日流亡至英國。之後便長居此地,直到於一八八三年去世為止。

資本論的核心為第一部
在倫敦,馬克思一家的生活極為貧苦。為了幫助馬克思,恩格斯也被迫重拾曼徹斯特的事業。

在恩格斯的金援下,馬克思得以鑽研書籍、勤加思考,寫下了為數眾多的論文。

一八五九年出版的《經濟學批判N》,後來成為《資本論》的藍本。到了一八六七年,《資本論》第一部付梓,但首刷印量並未超過一千冊。

此時的馬克思已經四十九歲。雖然繼續奮力撰寫《資本論》的續篇,但過度操勞終究侵蝕了他的健康。在愛妻燕妮甫因癌症過世後不久,馬克思也於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辭世,死時筆仍握在手中。

馬克思辭世後,摯友恩格斯開始整理他數量龐大的遺稿。在馬克思歿後第二年,《資本論》第二部得以付梓,歿後九年,《資本論》又出版了第三部。而恩格斯也在第三部付梓後的翌年與世長辭。

三部在日後讓全世界風雲變色的《資本論》,就在上述經緯中問世。但也有不少人認為,第二與第三部的內容,其實與馬克思的本意不符。

 

貨幣究竟是什麼?

【從分析「商品」開始】--商品有「使用價值」與市場上的「價值」兩個因素
在《資本論》的開頭處,馬克思對商品做出以下分析: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佔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商品的堆積就等同於財富,而每一個商品,就是構成財富的單位。

首先,馬克思提到了商品的使用價值。例如石油可煉製成汽油或燈油等燃料,因為這些燃料具實用性,而具有使用價值。

具有使用價值的商品,可用來交換其他商品。例如,1支鉛筆由於可與10張紙作交換,便具有交換價值。

想要交換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便必須創造出一個共通的尺度〈在現代,這基準便是貨幣〉。

如果剔除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就只剩下一個屬性,即勞動產品。也就是說,市場上的交換比率並非依使用價值,而是依商品作為一個勞動產品的「價值」而定的。

而這「價值」就是勞動量,也等於勞動時間。馬克思將具體製造商品的勞動定義為「具體勞動」,可量化的勞動時間則為「抽象勞動」。

【何謂「勞動」?】--創造「使用價值」與「價值」即為勞動
如同前面所述,商品為具有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勞動產品。

而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為具體勞動,創造「價值」的勞動則為抽象勞動。

馬克思強調,勞動這種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點出這就是整部《資本論》的大原則。以下則是更詳細的說明。

具體勞動,乃是人類為了生存而進行的必要勞動。

然而,社會是有分工的。社會有了分工,才會有商品交換、以及商品生產。

不過,社會有分工,並不一定代表就有商品生產。

在原始共同體內,雖有分工,但並無交換。必須要有獨立的、互不依賴的、私人勞動的分工,才能將商品生產下去。

如同上一節所提,在商品交換的過程中,「使用價值」並不會是個重點。唯有「價值」,即勞動量=勞動時間才是共通的尺度。

此外,生產力若提升為二倍,在同樣的時間裡就能生產二倍的商品。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價值雖然增加,但價值卻降低了。

 

【「貨幣」的誕生】--貨幣誕生前的4個階段
藉由與其他商品做比較來表現一個商品的價值時,這商品的使用價值的形式就是價值形式。

馬克思將價值形式的變化歸納成四個階段,以陳述貨幣出現的必然性。

第一種形式,可以用一件上衣=二十碼麻布、十磅茶葉=一公斤的鐵等方式來表示,但這種交換比率並非恆久不變,而可能因時而異。總而言之,率先出現的,就是這種將一個商品與另一個不同種商品的使用價值量表現的價值形式。

第二種形式,就是當A=B,A=C,A=D時,將BCD三種商品以A一種商品的使用價值來表現。在這種形式中並無共通的價值表現,而是以其他商品的量比率來表示。

第三種形式,舉例來說,是以二十碼麻布做為表現其他各種商品的價值的基本單位的價值形式。

自此,商品的價值可以用統一單位表示,在做量的比較時也有了比較的基準。馬克思將這基準稱為「一般等價物」。

第四種形式,需要的是賦予一般等價物客觀的妥當性。在這階段出現的,就是貨幣。而貨幣也選擇以最適切的商品—黃金為之。故此,黃金,也就是貨幣,便成了無須以物易物便可進行交換的一般等價物。

【貨幣的拜物教性質】--累積貨幣成為唯一目的
在商品交換的過程中,人扮演著商品佔有者的角色。

商品佔有者彼此承認、奠基於合約上的經濟關係。但商品佔有者是人,商品即使種類不同,在被交換時也無法自行選擇對象。故商品所具有的,僅是作為交換手段的使用價值。

商品交換不僅是個人行為,同時也是整個社會一同進行的社會行為。

商品佔有者在依照上述兩種性質行動的同時,需要攜帶在任何時候、與任何人都能交換的商品。這種商品就是一般等價物〈可與任何東西交換的物品〉。貨幣就是因應與其他商品做交換的需求而問世的。

貨幣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每一個獨立貨幣都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徵,二、可量化,三、易於分割或結合,而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就是黃金。

黃金原本僅是一種具裝飾性使用價值的商品,但在持續被當成一般等價物後,便能決定人或商品的價值,地位變得有如神般崇高,演化出「貨幣的拜物教性質」。

如此一來,貨幣的用途便不僅止於交換,儲存貨幣也成為人們的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nchen 的頭像
    ingnchen

    ☄ingnChenの書房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