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nchen@gmail.com

6908490-2747686.gif  6908490-2747685.gif  

美國1月經濟領先指標升至三年半新高,1月消費者物價增幅則略小於預期,反映美國經濟今年上半年將持續成長,且通膨壓力溫和。

 美國1月領先指標升至三年半新高,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幅則小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將持續擴張,且通膨壓力溫和。.jpg  

美國經濟研究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17日公布,受惠於製造業強勁成長,1月領先指標攀升0.4%至94.9,為連續第四個月上揚,也是2008年7月來最高,但增幅略小於經濟學家預期的0.5%。經濟研究聯合會1月調整反映未來三到六個月經濟展望的領先指標,替換十項次指標中的三項,並微調其他次指標,刪去實質貨幣供給,納入用於反映金融狀況的領先信用指標。

1月同步指標則揚升0.2%,增幅小於去年12月的0.3%。經濟研究聯合會在報告中指出,去年第四季出現經濟復甦的些微跡象後,1月經濟持續略微好轉。

BMO資本市場公司經濟學家珍妮佛‧李(音譯)說,美國經濟復甦力道漸強,儘管仍有若干不利因素,但動能正逐漸增強。

另據勞工部,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12月上揚0.2%,增幅為去年9月來最大,但略小於市場預期的0.3%。上月能源成本比前月漲0.2%,為去年9 月來首度上漲。穆迪分析公司史威特說,通膨壓力仍小,未來數月的核心通膨應會維持溫和。這份報告也凸顯Fed主席柏南克日前的說法,即Fed官員預期通膨將持續受抑制,因為通膨預期持穩,商品價格也更穩定。



【2012/02/18 經濟日報】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06230-2746850.gif  

美國上周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減少,且跌至四年來最低,顯示勞動市場有大幅好轉跡象。1月新屋開工優於預期,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是接近持平。

勞動市場和房市雙雙報佳音,淡化歐債危機的悲觀氛圍,美股16日早盤開紅,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9.9點或0.2%至12,800 點,那斯達克與標準普爾500指數則在平盤遊走。

勞工部16日說,截至11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1.3萬人至34.8萬人;道瓊訪調的經濟學家原先預估請領人數將增加7,000人至36.5萬人。前一周人數則從35.8萬人上修至36.1萬人。

這是首度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連續第三周下滑,創2008年3月8日以來最低水準,也意味勞動市場正持續回溫。勞工部日前才公布,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4.3萬人,增幅為九個月來最大。


16日的報告也指出,波動較不劇烈的四周平均申請人數減少1,750人至36.52萬人,低於40萬大關。經濟學家認為,申請人數必須長期維持這個水準,才意味就業市場實質改善。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美國市場策略師穆連恩說:「請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持續減少,印證其他勞動市場指標展現的正向動能,並再度凸顯近期的就業成長並非曇花一現。」

勞工部另一份報告顯示,1月PPI經季節因素調整後上揚比前月上揚0.1%。但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和食品項目後,核心PPI增幅達0.4%,創去年7月以來最大。核心PPI走高主因是藥品、卡車和家電用品價格上漲所致。

倘若物價水準持續受到控制,聯準會(Fed)將有更多餘裕進一步採取刺激經濟的措施,但Fed也表示將密切關注通膨水準。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03827-2746146.gif  

溫暖的天氣減少美國民眾對燃料的需求,在礦業與公用事業生產下滑的影響下,美國元月工業生產意外持平。不過反映建商信心的指數2月連續第五個月攀升,顯示建商對前景持續樂觀。

美國聯準會(Fed)公布,1月工業生產持平,不如市場預期的成長0.7%;產能利用率為78.5%,不如市場預期的78.6%,且低於1972到2011年間平均的80.3%。若與去年同期相較,1月工業生產攀升3.4%。

去年12月工業生產的增幅由原估的0.4%上修為1%,產能利用率上修為78.6%。

根據聯準會的報告,由於1月天氣為有史以來第四溫暖,美國民眾對燃料的需求大幅下滑,1月礦業生產衰退1.8%,公用事業生產更大減2.5%,這些抵銷了汽車和汽車零件生產躍增6.8%的亮麗表現。

不包括礦業和公用事業的製造業生產增加0.7%;去年12月的增幅更上修為1.5%,為2006年12月至今的最大增幅。

這連續兩個月的強勁增長是2009年7月和8月以來首見。

製造業一直是支撐美國經濟的主力,相較之下,消費者支出等其他領域的復甦相對緩慢。

企業對新設備的投資、加上庫存回補的需求,很可能持續讓年初的工廠產線繼續忙碌,但歐債風暴、以及新興市場成長減速,仍是美國商品訂單的隱憂。

另據美國住宅營建協會(NAHB)和富國銀行發布的資料,反映建商信心的NAHB/富國銀指數2月攀升至29,優於前月的25,也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6,是2007年5月來最高紀錄,原因是建築業前景好轉。指數低於50代表認為市況差的受訪者較多。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01237-2745485.gif  

美國1月零售銷售略增加0.4%,但增幅不如市場預期,顯示民眾的消費心態依舊相當謹慎。另外,去年12月美國企業增補庫存的速度趕不上銷售增幅,意味著許多公司今年初仍將持續補充庫存。

零售銷售不如預期,加上穆迪(Moody's)調降歐盟六國信評,美股三大指數14日開盤跌幅在0.3%到0.4%之間,道瓊歐洲Stoxx 600指數小跌0.16%。

美國商務部14日公布,1月零售銷售較前月增加0.4%,經季節調整後為4,014億美元,增幅僅市場預估的一半,主要因汽車銷售意外下滑所致。與去年同期相比,1月零售銷售增加5.8%。

不過剔除汽車、建材和天然氣的核心零售銷售增加0.7%,為去年3月來最可觀的成長。

在一連串折扣刺激下,包括目標百貨(Target)、有限品牌(Limited Brands)上個月的銷售成績都優於市場預期。未來只要就業機會增加,帶動薪資和信心,市場需求就能持續不墜。

商務部說,去年12月企業庫存增加0.4%,但銷售增加0.7%,增幅為去年7月以來最大。隨著就業人數增加促進採購,企業補充庫存將持續至今年初。


此外,美國總統歐巴馬13日公布2013年預算計畫,規模高達創紀錄的3.8兆美元,內容包括對富人增稅與創造就業等。歐巴馬在任內最後一次提出的預算案,將致力於創造就業、為學校現代化、興建翻修運輸系統,另一方面要求國防部未來十年內減少4,870億美元的支出。

歐巴馬提議,年所得逾25萬美元的家庭明年股息最高稅率將漲至近40%,與預定2013年生效的最高所得稅率相當;富人的長期資本利得稅率應提高至20%。此舉讓投資人大感意外,而且很可能惹惱須支付股息的企業。美國有媒體批評,由於正值大選年,這項預算計畫只能算是政治戲碼,很難在國會過關。共和黨也表示將堅決反對。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理人月刊.jpg  

從金融海嘯到歐債危機,全球經濟出了哪些問題?

 

發生歐債危機的各國將要縮衣節食,償還債務,刪減政府開支,而台灣產業以外銷為主,當海外需求降低,訂單自然減少,或許更多人得放無薪假。然而,歐債危機最終根源在全球貿易失衡。除了赤字國的不知節制,出口國過度依賴赤字國消費,也是造成災難的間接推手。

 

歐債危機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12月,希臘因欠下鉅額公債,導致債信被信評公司降級,不得不向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申請紓困。當時,多數人以為這是單一國家的問題,想不到,2010年中,愛爾蘭與葡萄牙同樣被降評;2011年,義大利與西班牙也出現類似狀況。全球各國這才驚覺,這是一場連鎖危機。

 

這5國總計欠下超過8兆美元的債務,等於全球資金總額的15%。當初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引發金融海嘯時,其總資產也只有6390億美元,歐豬五國的債務總額,已達到雷曼的12倍。若這次再無法解決問題,將重創全球經濟。

 

原本在歐元區有「穩定與成長公約」(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簡稱SGP公約),規定各國政府的年度赤字不得超過GDP的3%,政府債務不得超過GDP的60%。但現今,歐豬五國的赤字幾乎都超過GDP的10%(其中希臘更高達15.4%),義大利與希臘的債務更高達GDP的120%左右──這兩國人民一整年所賺的錢,拿來還債都不夠。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