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nchen@gmail.com

7024904-2785480  

義大利12日標售公債籌得資金雖接近最高目標,但發債成本躍漲,凸顯受到西班牙赤字問題再掀歐債危機疑慮影響,市場仍不相信歐洲已解決債務問題。

義大利財政部標售3年期公債共籌得28.8億歐元(37.8億美元),逼近原先設定為30億歐元的最高目標;發債殖利率為3.89%,比上月標售同天期公債的2.76%高逾1個百分點,也是1月中以來最高;投資人的投標倍數為1.43倍,低於上月的1.56倍。

財政部同日也標售分別於2015年、2020年和2023年到期的20億歐元公債,使義國12日共籌得48.8億歐元公債(64億美元),接近原訂籌資目標30億至50億歐元的高標。

西國上月宣布今年無法達成減赤目標,衝擊市場信心,也拖累義國公債過去四周不斷下跌。倫敦Spiro主權策略公司總經理史派羅說,西班牙和義大利是歐債危機的雙重領先指標,兩國的相似性讓投資人備感憂心。

不過,義國標售公債後,和價格走勢相反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12日盤中跌7個基點至5.46%。荷蘭國際銀行(ING)策略師吉安森提說,義大利籌得資金接近最高目標,無疑是好消息。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首席經濟學家帕多安(Pier Carlo Padoan)也說,即便投資人知道義、西兩國不同,西班牙的蔓延風險仍可能衝擊義大利的借款成本,影響義國和德國的公債殖利率差。

帕多安說,市場正密切關注西班牙,因為西國正進行最嚴苛的預算調整措施。他也否認義大利是歐元區體質最虛弱的國家,並說義國正朝正確方向邁進。

OECD同日發布報告說,如果某些歐元區以外國家想把債務降至可持續水準,須推動的減支和加稅幅度會比歐元區多數國家還大。OECD建議,其34個成員國應設定目標,2050年前把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降至50%,低於目前的逾70%,而日本2013年的基本預算平衡須調整的幅度可能最大。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022384-2784696  

日本2月機械訂單出乎意料不減反增,表現遠優於經濟學家預期,意味資本支出增加可望支撐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復甦力道。

日本內閣府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核心機械訂單較前月增加4.8%,優於經濟學家預估的減少0.8%,且寫下去年11月以來最大增幅;1月則攀升3.4%。

這項數據並未計入造船和電力公司等需求波動較大的訂單。

內閣府並上修對機械訂單的評估,預期訂單將溫和增加,為去年6月來首次提高評估,對日本經濟復甦是利多訊號。

日本經濟過去四年有三年呈現萎縮,製造業者也預期強勢日圓將侵蝕出口商獲利,但是震後重建工作預料有助經濟維持動能。

儘管有些國會議員敦促日本央行進一步祭出寬鬆措施來終結通縮並刺激成長,但央行10日仍未擴大刺激經濟政策規模。

東京RBS證券日本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西岡順子說:「11日的報告意味資本支出逐漸回升,日本經濟應該已在第一季恢復成長,本季可望繼續擴張。」

穆迪分析公司駐雪梨經濟學家瑟柯斯塔說:「內需在今年上半開始為成長提供支撐,隨著下半年全球經濟復甦動能增強,出口也將加速成長。」

日本去年第四季資本支出攀升7.6%。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image1    

財經詞彙一本就搞定  

 

第一章 解讀經濟指標

第二章 基本準備工作

第三章 評量經濟活動
排除項目
產出、支出與所得
價格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經詞彙一本就搞定  

The INVESTOPEDIA Guide to Wall Speak:The terms you need to know to talk like Cramer, think like Soros, and buy like Buffett

每個月300萬人次的肯定
  投資人必備的投資百科

  大家都知道學英文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查字典。
  那學投資呢?

  《財經詞彙一本就搞定》取材自當今最受歡迎、每月平均流量300萬人次的投資網站INVESTOPEDIA,由網站用戶最常搜尋的詞條彙編而成。本書擷取詞彙包羅萬象,從最基本的資產﹝asset﹞、商品﹝commodity﹞、指數﹝index﹞等概念,到高階術語,像是份額﹝tranche﹞、信用債券﹝debenture﹞、價值投資法﹝value investing﹞等500個財經用語全都涵蓋在內。

  本書超越一般詞典的制式內容,用簡潔的文字、透徹的解說,讓你一看就懂。另外,隨書附送約50幅令人捧腹的漫畫,讓你在嚴肅投資之餘,也會發現投資世界幽默的一面。

  擁有《財經詞彙一本就搞定》在手,你就毋須再擔心看不懂充斥艱澀術語的財經新聞,或是搞不清天花亂墜的金融商品,你可以充滿信心和你的理財專員討論投資事宜,並真正掌握自己的錢到底投資到哪裡去了。

  ◎針對繁體中文版,本書特別收錄中文字詞單字索引,讓讀者輕鬆上手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年初以來政府不斷釋出油、電雙漲的消息,油品在日前已調漲,電價不久後也將調升。從歷史的經驗可以瞭解,油、電雙漲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社會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心理,因此政府的穩定物價策略裡,必須特別加以重視。

     經濟現象除了受實體供需的影響之外,也經常受到人們情緒的影響。股市的交易如此,物價的走勢亦復如此。美國1930年的大蕭條、全球198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悲觀的預期心理正是關鍵所在。

     事實上,油、電支出占台灣家庭消費比率只有5%,即使把產業關聯效果考慮進來,占消費的比率也只有7%,對消費者物價的影響極為有限。只要沒有預期心理,其他消費項目不跟進,是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的。是以歷史上嚴重的通膨,皆是恐慌的預期心理所致,無一例外。

     台灣近半世紀最嚴重的通膨發生在1974年、1980年這兩個時期,剛好也就是在兩次石油危機的年代。那個年代台灣的物價呈兩位數的漲幅,恐慌讓消費者搶購衛生紙、沙拉油及白米,甚至一元的鎳幣大家也捨不得拿出來用。於是原本溫和的物價上漲,一變而成為劇烈的通膨。原本只有三成的產品調高售價,到最後因為預期心理使得所有商品皆跟進調漲價格,通膨問題遂難以善了。

     以1980年為例,由於中東情勢緊張,國際油價自1979年起走高。隨著兩伊戰爭爆發,油價屢創新高,受此影響,台灣油、電價在兩年之間多次調漲。非僅如此,政府也接連調升了兩次鐵路、公路客運費率。在執政高層體恤民情下,政府又提高稻穀收購價格、大幅調高軍公教待遇,公用事業費率的接連調漲,加以軍公教薪資的連年調升,讓預期心理一發不可收拾。於是百物齊漲,將1980年、1981年的通膨率推升至19%、16%。這個通膨率之可怕,是今天久處物價平穩的人們難以想像的。

     我們回顧一下當年政府因應高油價的政策時程。1979年6月宣布調高軍公教待遇13.8%,取消公車、鐵路及公路免費票,7月宣布調高電價29.5%,9月提高二期稻穀收購價格;1980年元旦油品調漲38%、電價調漲18%,同年6月核定軍公教人員待遇調整方案,10月再度宣布調高電價、調升台灣省鐵路、公路及客貨運費率;1981年初又一次調漲油、電價格,行政院同時也核定了鐵公路運價調整方案。

     從這個當年因應石油危機的時間表可以發現,由於決策當局體恤老百姓,在調高費率之餘,又經常調高軍公教薪資及稻穀收購價格。這雖是愛民的表現,但如此密集調高公用業費率及公務人員薪資,豈能不引來民眾的預期心理?於是這兩年台灣進入了物價與工資相互追漲的循環,1980年、1981年台灣兩位數的通膨率不僅高於美、歐,也比日本、香港、新加坡來得高。預期心理之可怕,於此可知。

     政府掌握的油、電、水、鐵路等公用事業費率雖占家庭消費支出不高,但是往往具有帶頭作用。謹慎的運用有助於消弭預期心理,但若是密集的調價,或是經常有意無意地釋出調價的消息,勢必升高消費者的恐慌,而使得通膨野火燎原,難以收拾。

     我們觀察台灣3月的物價環境,消費者物價(CPI)查價的四百多個項目裡,雖有150項較前一個月上漲,但也有174項呈現下跌,100項持平。雖然各類商品價格蠢蠢欲動,但在市場競爭下,情勢仍算穩定,而消費者物價的年增率也僅1.21%。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全球景氣低迷,近月國際農工原料行情疲軟,衡量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也開始下跌。在如此有利的環境下,只要因應得宜,即使如今油、電價格調高,估計也不致讓台灣的通膨率超過3%。

     但如前面所述,經濟現象的難測就在於人們的情緒經常會讓局面失控,而政府的政策安排必須評估這樣的集體心理。今年以來,政府就油、電調漲的處理,過於輕忽這樣的情緒,官員們不斷釋出政府準備調漲的訊息,在電視、報紙大幅報導下,非僅消費者開始恐慌,商家們也開始觀望是否跟進調漲,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如果在此刻政府又複製1980年的政策安排,接著調高捷運、鐵路、客運、健保費率,那麼恐慌的預期心理會讓局面失控到什麼地步,就不得而知了。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