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提供  

市場對美國就業動能寄予厚望,但3月就業數據卻讓人大失所望,也升高聯準會數月後再推刺激措施的機率。

3月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12萬人,不如市場預期,增加人數僅為前三個月的一半。當然這不過是一次就業報告,未來幾個月數據可能好轉,但也不排除企業已經暫緩徵才的可能性。

包括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內的若干經濟學家認為,相對於經濟成長速度,近期就業人數增速似乎過快。他們引述歐肯法則(Okun's law)說,失業率每攀升1個百分點,就會抑制經濟成長2個百分點,所以,要讓失業率下滑,必須刺激經濟加速成長。

經濟學家目前預測,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較去年同期增加2.1%,略為高出柏南克在近期演說提出的潛在低點2%。依據歐肯法則,失業率理當變動不大,但卻從8.9%降至8.2%。

其中一項解釋是,失業率降低的原因是企業填補空缺,以彌補金融海嘯後裁員過多的缺口。

歐肯法則如此闡釋,但也顯示目前失業率逐漸適得其所,經濟成長與失業率的關聯逐漸穩固。這意味,除非經濟成長加速,不然就業成長就會放緩。

僱用降溫的風險提高了聯準會重啟類似「扭轉操作」債券收購計畫的機會。雖然在目前的政治氛圍下,聯準會這麼做的機率不大(聯準會寧可在總統選戰白熱化時靠邊站),但另一次疲軟的就業報告就可能促使聯準會採取行動。

閱讀秘書/歐肯法則

歐肯法則(Okun's Law)指的是經濟成長率與失業率的變動關聯性,具體來說,失業率每攀升1個百分點,就會抑制經濟成長2個百分點。此法則由1960年代擔任美國詹森總統經濟顧問的經濟學家歐肯(Arthur M. Okun)所提出,提醒決策者勿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掉以輕心。

 

【2012/04/08 經濟日報】


財報季開鑼001  

美國經濟今年初有好的開始,就業情況好轉,對經濟成長停滯的疑慮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強勁復甦的預期,如今這個期待似已落空,年中成長可能減速。這樣的劇情去年和前年都上演過。上周五令人失望的就業報告提醒我們,美國可能尚未克服此一令人不安的模式,而這回背後的意涵更不容忽視。

周五的就業報告在許多方面令人失望。非農就業人口淨增人數在3月驟降至12萬人,不僅低於市場預期的20萬人,也遠低於今年頭兩個月的平均增加25.8萬人。每周工時銳減0.3 小時至40.7小時,抵銷了時薪平均增長0.2%。此外,失業率僅降0.1個百分點至8.2%。

這些數字背後的意涵不局限於經濟面,也影響美國年底總統及國會選舉前的政治局勢。在當今緊密相連的世界,企業在決定增聘人手前會考量各種不同因素。許多業者在之前嚴重衰退期間大砍人力和成本,隨著近幾個月來業績升溫,他們發現既有的營運人力不足,不得不補足人手,但他們對可以有所選擇的招募新事業人手卻裹足不前,原因是對前景沒信心。

這種遲疑可以理解,尤其是考量到需求前景不明。美國消費者整體而言仍背負過多債務,同時也面臨油價節節攀高。由於美國以外的國家成長減速,先前明顯好轉的出口現在看來前景轉趨黯淡。同時,美國決策當局也必須想辦法妥善處理年底的財政懸崖,這是華府遲遲無法制定前後一貫的財政政策的後果。

除了需求不明朗之外,經濟成長遭遇結構性的障礙也令人憂慮。美國不像其他國家在教育(尤其是數學和科學)和勞工訓練上有明顯的躍進。房市和房貸仍存在問題,限制了勞工的流動性,使一般美國民眾財富的最大組成部分仍烏雲罩頂。信貸仍未全面恢復寬鬆,對最不需要融資者而言唾手可得,但許多中小企業具生產力的投資計畫卻難以取得融資。

這雙重的問題若不儘快處理,周五就業報告所反映的結構性勞工問題勢必惡化,包括長期失業(長期失業人口超過500 萬人)、平均失業時間長達39.4周,以及青年失業率特別高(16到19歲失業率高達25%)等。

周五的就業報告對華府是又是警鐘響起。結構性失業問題日益嚴重和失業率居高不下都是壞消息,尤其此刻歐洲經濟依然疲弱。我希望這份報告能促使美國政府和國會跨越阻礙成長的障礙。但較更可能的發展是朝野會再次陷入罔顧人民利益的爭吵,阻礙經濟復甦腳步。

(作者Mohamed El-Erian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執行長兼共同投資長)

 

【2012/04/08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