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站熱搜
以集體協作為核心概念的維基經濟學已不再只是一種商業或技術趨勢,而是涵蓋範圍更廣的社會變遷。這種把維基經濟學及其核心原則應用於社會中所有體制的學問,就是「宏觀維基經濟學」。透過善用網際網路等新科技,大規模動員人類的技巧、才智、情報,正是為未來世代的福祉而重塑價值、改造體制的大好機會。
部落格,回教世界與西方國家的新對話形式
民主運動在伊朗沸騰,那麼,中東其他地區呢?中東事務學者瓦利.納斯爾(Vali Nasr)在其新著《左右命運的力量》(Forces of Fortune)中探討新穆斯林中產階級崛起對世界的影響。他指出,商業導向中產階級的崛起正在改變回教世界的社會,西方國家如何與這群新興中產階級互動,將是對抗來自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威脅的一大關鍵。光是這麼做,就已經代表西方國家與回教世界往來模式的一大改變。長久以來,西方國家對中東地區專制國家的支持並未能促使它們的經濟與社會民主化與自由化。納斯爾主張,贏得穆斯林世界友善與支持的途徑,是在商業、資本主義和貿易等領域與之建立密切關係,而不是在宗教領域與之爭戰。
納斯爾說的沒錯,不過,為何不把他的理論再推進一步?固然要和穆斯林中產階級建立密切的商業與貿易關係,但何不也和他們進行對話與觀點的交流?在世界尋求新模式以緩和回教和西方世界之間關係的同時,部落格圈已經為穆斯林和西方國家民眾之間由下而上的新對話開闢了一大空間。雖然,中東地區的專制統治者急於撲滅這些對話,全球各地有愈來愈多相互連結、開明的年輕穆斯林仍然冒著喪失生命或自由的危險參與。
截至二○一○年初,全球有近兩億的部落客和三億五千萬名讀者分享觀點,還有數億的線上社群成員從事與促進各種主題的討論與資訊分享。這種成長現象也發生於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伊朗、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和中國的網際網路滲透率正穩定、溫和地成長中。這些國家的專制政權以試圖控制網路上對其國家的評論聞名,因此,被名為「世上最難從事部落格活動的地方」,應該不令人意外。
阿拉伯部落格圈的興起
西方世界的多數人根本不知道這種新發展,有些人則是從新聞媒體中得知。跨越國界的阿拉伯世界部落格圈不畏一切艱難地爆炸性發展,開闢出不受審查的對話新管道。這股新運動的核心在埃及,但涵蓋了其他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敘利亞;在這些國家,批評政府的言論將遭到嚴厲懲罰,網際網路為嚮往民主的人們提供了唯一的發洩出口。在一場不僅關乎追蹤藏身阿富汗山區的恐怖分子,也關乎形象、觀點、意見與渴望的戰役中,部落客已經成為新的自由鬥士。
事實上,在大部分阿拉伯世界,「部落客」已經成為一個受尊敬的稱謂,因為在網際網路上暢所欲言地表達個人觀點,需要有極大的勇氣。在埃及的「溫和專制」下,主流媒體有相當程度的自由可以抱怨政府,甚至批評令人畏懼的國安部門;但是,寫部落格似乎就超越了從言論(可被容忍)到行動(不被容忍)的界限。這種不被容忍,可能是因為多數部落客並未展現大報記者普遍展現的節制。
記者在撰寫有關總統穆巴拉克及國家的宗教機構時,總是下筆謹慎;部落客卻往往直接抨擊權力當局。許多部落客因為撰寫的內容而遭到嚴刑拷打或是入獄。本書撰寫之際,開羅的阿拉伯人權資訊網(Arabic Network for Human Rights Information)正在處理上百名面臨刑事訴訟的部落客案件。
儘管風險如此之高,已有來自十八個伊斯蘭國家的三萬五千多名阿拉伯語活躍部落客不顧一切危險,為民主發聲。這些部落客多數是年輕男性,他們多半把TouTube 和維基百科網站當成新聞和資訊出口,而不是以半島電視網(Al Jazeera)為發洩途徑。許多人把部落格概念在中東地區的興起,歸功於筆名薩冷.帕克斯(Salam Pax)的部落客。他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的生動報導,引起全世界的閱讀與關注,最終還被拍成電影。他的寫作激發其他的伊拉克部落客加入行列,記錄自己的經驗。這些來自橫跨整個政治光譜的部落客鮮明、生動、真實地記錄與評論伊拉克的現狀。固然,阿拉伯部落格圈仍是個新興現象,能否形成夠大的動能以改變阿拉伯國家的現況,或是促發成功的人權與民主理想運動,仍屬未知,但支持自由表達的基礎正在浮現。
推向自由抑或專制的勢力?
想像若阿拉伯部落客的數量在幾年內成長十倍或十二倍,將會出現怎樣的發展?熱門部落格入口網站「約旦星球」(Jordan Planet)的創辦人伊薩姆.巴雅齊迪(Isam Bayazidi)指出,愈來愈多的主流關注是吸引更多部落客站出來發聲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也歸功另一個事實:免費開放源碼部落格軟體現在納入的範本使得張貼阿拉伯語文章更為容易。這些發展固然重要,但阿拉伯世界的年輕人口激增,提供了更強的引爆點。
當然,人口結構因素也有可能朝反方向作用,被剝奪權利的龐大年輕人口轉向危險形式的國家主義與狂熱。例如,希特勒動員不滿的德國年輕人成為納粹衝鋒隊,上街攻擊工會及反納粹的抗議者。
有人以近年來激進回教徒的再現為證,指出中東的「青年膨脹」(youth bugle)現象已經形成一股類似的易爆物,一旦引燃,可能爆炸而引發武力衝突,甚至演變成暴動及內戰。赫伯.莫勒(HerbertMoller)是最早嚴肅思考「青年膨脹」對政治穩定可能影響的學者之一。他指出,視境況而定,任何地區年輕人口的激增,可能為進步帶來動力,也可能導致現有問題的加劇或惡化。他說:「青年膨脹可能促成漸增的創新與社會成長;可能導致強大、無方向的衝動行為;可能摧毀舊機制,促使新精英掌權;失業的年輕人能量可能被極權主義統治者組織與指揮。」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但截至目前為止,無疑地,人口結構有利於民主的發展。相較於較年長世代,年輕的阿拉伯人教育水準較高,對外連結程度較高,較可能偏好民主,大體上對西方世界的敵意較輕,雖然,他們仍然對美國政府存有疑心。另一方面,部落格圈裡辯論聲的增大也顯示,他們國內的壓制與強硬路線策略可能激發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火焰,「以往只是令人惱怒的種種限制,例如衣著規定和政府的審查制度,現在已經變得令人感到窒息,」年輕的伊朗作家暨部落客梅洛蒂.莫艾茲(Melody Moezzi)寫道。她也指出,年輕的伊朗人已經開始認知到團結形成的力量,「這種力量快速壯大,」她說。若梅洛蒂的觀察正確,中東在世界中的未來角色將主要取決於民主派運動能否贏得年輕族群的認同與支持。
至於現下,在穆斯林世界爭取民主的人民希望的,是網際網路能繼續做為擴大民主參與的論壇,以及可以坦率討論穆斯林當前面臨的最重要課題的庇護所。
(本文轉載唐.泰普史考特、安東尼.威廉斯新書《打造維基型組織》,由天下雜誌出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