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美國政媒環境的人都已發現,該國媒體生態最近幾年發生重大的改變。長久以來,華爾街日報立場比較傾右、偏資本家,而紐約時報比較傾左、偏社會主義;這些都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但卻不是什麼值得憂慮的問題。無論如何,這些百年老報在意識形態立場上或有不同,在新聞容內容與真實性的追求上卻是毫不妥協。此外,具有影響力的幾家知名電視台如ABC、CBS、NBC,也都強調其客觀公正,極少散布八卦、搧動民粹。美國與歐洲都有些八卦小報,內容專注於政商影視名流的風韻雜聞。這些媒體雖然在特定事件時有些銷路,但平日絕對只是媒體中的非主流,成不了什麼氣候,對大局的影響力更是微乎其微。

     然而自小布希總統時代起,由於其刻意以簡化的標籤將議題立場二分,遂逐漸產生媒體依個別政策而有依附特定鮮明立場的情事。久而久之,原本著重事實、分析、論述的媒體表述,就漸漸演變成簡化、表態、標籤化的立場站邊。這樣的媒體性質演變在布希下台之後並未收斂,反而漸成定型。美國的FOX電視幾乎是共和黨小政府反民主黨立場的傳聲筒,最近兩年有許多報導都是「逢馬(歐巴馬)必反」,也成為該國媒體極端化的著例。

     此外,在網路時代,由於民眾雙向接觸的機會增加,故許多人除了被動地接收媒體訊息,也透過部落格、臉書等軟體分享觀點,互動見解。由於臉書等集結的互動群體多為同學、舊識等志同道合者,故網路互動也容易形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群聚效果,彼此同氣連枝,益發強化了大家的既有關點。當人民觀點受到強化之後,標籤式的簡化訴求更受到歡迎。既然民眾有簡化二分的傾向,媒體為了牟利,最佳的策略自然就是迎合簡化二分的閱聽人,緊緊地抓牢他們,這也是當前媒體兩極化的原因之一。

     台灣的媒體與歐美的相比,其實兩極化更為嚴重、更為墮落。歐美媒體的立場區別就只有左與右,大政府與小政府,但台灣最關鍵的區分性議題卻都是統獨,以及由此所衍生的親中與愛台等扣帽與標籤。很顯然的,統獨的議題張力遠大於經濟政策的立場左右,操作起來凝聚力更強大。以台灣的電視公司為例,TVBS早被歸類為深藍,而民視與三立被定位為深綠。就報紙而言,自由時報當然是鐵桿深綠,過去兩年來恐怕不止是逢馬必反,而是逢馬就要扣上親中賣台的大帽子,其社論每天都像是在進行統獨的生死鬥爭。

     但是,如前所述,相較於歐美台灣的媒體還要更為墮落,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以解說。第一,華爾街日報可以挺共和黨,但那是基於其自主判斷後的獨立選擇,而不是與共和黨某些政客互通聲息的勾搭。台灣媒體卻不然;三立在二○○八年大選期間擺明了挺謝鬥蘇,儼然是謝系的護盤手。而民視長年來受民進黨蔡同榮派系影響,也從來不是新聞。最近的鄭弘儀竟然去獨派造勢的場子站台,完全混淆了政治與媒體之間應有的分際。別國媒體只有新聞立場的偏頗,而台灣部分媒體工作者卻渾然不知新聞的基本ABC,墮落得比別國的媒體工作者快得多。

     台灣媒體差勁的還不只是與政治人物的勾搭曖昧,而是連「事實」都刻意不理會、刻意扭曲。三立電視台似乎完全不認為新聞該窮盡查證義務,以為給個「當事人澄清傳真號碼」就仁至義盡了。自由時報合成一張總統維安車隊的照片被揭發,竟也毫不以為意,迄今未對此致歉。三立電視將錯誤槍決照片移花接木至二二八專題,根本就是不負責任的刻意扭曲。這些媒體幾乎是將所有新聞編採的原則拋諸腦後,這不是墮落是什麼?當媒體工作者拉著候選人手大喊「凍蒜」時,他們究竟還知不知道羞恥?

     最可悲的是,儘管若干媒體爛成這樣,竟然台灣還有那麼多閱聽大眾願意訂閱、願意收視。有立委受不了每天吃「三民自」,但偏偏有人民喜歡,那要怎麼辦呢?當媒體名嘴口出穢言、跨越其中立角色、怡然自得恬不知恥,居然收視率不受影響;看來,台灣的媒體水準提升,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 2010-11-17
  • 中國時報
  • 【社論】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