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是歐洲經濟發展成功典範的愛爾蘭,由於債務危機罩頂,借貸成本不斷創新高,儘管該國表示不需外界金援,但歐盟主要國家的財經官員為穩住市場劇烈起伏引發的燥動,已經沉不住氣地催促愛爾蘭應及早向歐盟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提出緊急金援的請求,從而使得愛爾蘭極可能成為繼希臘之後,第二個接受紓困貸款的歐元區國家。

     分析愛爾蘭所以會步希臘後塵,走上向歐盟申請金援的末路,以避免國家財政破產,直接原因固然是受到前年以來國際金融海嘯的衝擊所致,但是這些國家由於相對優厚的社會福利支出,使得政府債台高築,卻又因為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使得人民安於逸樂,削減經濟動能,以致國家財政入不敷出的情況不斷惡化。而在瀕於破產之際,申請國際紓困,則勢必要接受嚴格的緊縮條件,等於是經由外力來執行自力所無法達成的緊縮政府開支、降低財政赤字的目的。

     不過,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以希臘的前例來看,去年為了申請國際金援,不得不接受減少人民福利標準的緊縮條件,當時即曾引發希臘人民強力的反彈,示威抗議活動此起彼落。但在情緒發洩之餘,迫於情勢,還是得默默接受歐盟給予的緊縮條件,而在一番勒緊褲帶的痛苦震盪後,希臘的情勢總算回穩。在有了希臘的範例之後,看來愛爾蘭也免不了要經受同樣的外科手術式震盪療法,看看能否從破產邊緣迴轉過來。至於其他的所謂「歐豬」國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與義大利,各該國的基本情勢也好不到那裡,分別都有沉重的財務負擔,如果自已無法痛下決心整頓財政債務,還真是難保不會被迫步上希臘與愛爾蘭的後塵。

     談到要自己下手整頓降低財政赤字,還真是知易行難,法國就是最好的例證。薩科奇政府為遏阻政府財政赤字增加,提出要延長退休年限的措施,結果卻引發以交通運輸為主而遍及各行各業的全國性大罷工,讓法國的財政改革未見其利,本身的元氣先已折損不少。

     同樣承受國家財政赤字快速累增壓力的美國,短期採取的對策是增加發行美元公債的所謂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但祭出此一措施,等同是以鄰為壑,不只在國際間備受爭議,而就本質來講,接續實施了兩輪的量化寬鬆政策,其實只會使債務數字不斷墊高,因此正本清源還是要透過削減赤字來緩解。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2月由歐巴馬總統委任成立的白宮赤字委員會,經過長時期的規劃討論,於上周三提出針對打擊預算赤字的削減計畫,建議政府應自2012年起至2015年,透過刪減社福、國防支出,和緊縮政府10%人力等方式,以期能夠在4年之內節省4兆美元的支出,將赤字佔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下降至2.2%的安全標準。

     檢視白宮赤字委員會所建議的此一降低政府赤字方案,其中最具可行性的應是有關國防支出的縮減。要執行此一方案,美國其實只要真能貫徹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自然可以節省下可觀的軍費支出。不過,縱使如此,如所周知,美國每年龐大的國防支出,背後連繫強大的國防軍火工業,削減國防支出意謂著傷及軍火工業的既得利益,勢必會引發反彈。同時面對快速崛起的中國,充滿不安的美國勢必要繼續保有國防軍力上的絕對優勢,則即使從阿富汗與伊拉克撤軍,國防支出是否真能減少,恐怕還有待後續觀察。

     另外一項具企圖心的削減赤字構想,就是打算把退休年齡延長到69歲,真能做到這樣,當然可以產生延後支付退休老年給付的效果,不過看了希臘與法國的前車之鑑,把退休年齡拉高到接近70歲,勢必會引發極為強烈的抗爭,無疑將是最具爭議性的方案。

     綜觀從希臘、愛爾蘭先後被迫緊縮政府支出,到法國主動改革,再到美國計畫大砍支出,不論出於主動或被動,的確顯示政府財政惡化、債台高築,幾乎已經成為舉世各國政府的通病。我國近年來財政惡化的速度較諸前述各國其實也不遑多讓,姑不論馬總統是否要仿照歐巴馬設立國家赤字對策委員會,未來包括如何裁員、削減社福支出、延後退休年限等議題,遲早恐怕都將碰到,如果再不預先綢繆,真的出現危機時,以台灣在國際上相對孤立的狀況,屆時真想在國際間尋求金援,勢必要付出較其他國家更高的代價,因此政府又怎能不把控制財政、調降負債,當成施政要務呢?

 

  • 2010-11-17
  • 工商時報
  • 【社論】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