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nchen@gmail.com

7140673-2822644

全球第2大運動用品零售商、法商迪卡儂Decathlon投資10億元在台中興建的全台首家旗艦店正式營運,台灣區總經理紀杰夫昨(5)日宣布,5年內還要投資120億元,在全台開出15至20家分店。

紀杰夫指出,雖然台灣面臨通膨壓力,但迪卡儂台中旗艦店6月1日試賣以來,累計吸引逾5,000人次消費,比法國總部預期來的好,也加深在台灣擴大投資的信心。他透露,明年在新北市、桃園及新竹等地還有新店會陸續開出。

迪卡儂台中旗艦店訂6月15日正式開幕,經濟部長施顏祥與台中市長胡志強將主持開幕儀式。此案被列為具指標性的重要服務業投資案,民國99年10月由經濟部投資處及行政院全球招商聯合服務中心經過一年多的協助而促成。



全球第2大運動用品零售商、法商迪卡儂Decathlon投資10億元在台中興建的全台首家旗艦店正式營運,台灣區總經理紀杰夫昨(5)日宣布,5年內還要投資120億元,在全台開出15至20家分店。

紀杰夫指出,雖然台灣面臨通膨壓力,但迪卡儂台中旗艦店6月1日試賣以來,累計吸引逾5,000人次消費,比法國總部預期來的好,也加深在台灣擴大投資的信心。他透露,明年在新北市、桃園及新竹等地還有新店會陸續開出。

迪卡儂台中旗艦店訂6月15日正式開幕,經濟部長施顏祥與台中市長胡志強將主持開幕儀式。此案被列為具指標性的重要服務業投資案,民國99年10月由經濟部投資處及行政院全球招商聯合服務中心經過一年多的協助而促成。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140788-2822538

面對全球經濟展望惡化,澳洲、巴西和越南都已啟動降息循環加以因應,也使歐洲、英國、日本、印度、南韓央行承受更大的降息或寬鬆貨幣壓力。

澳洲5日再降息1碼至3.5%,去年11月以來共降息4碼,市場預期今年11月前該國利率會再大幅降至2.25%。巴西過去10個月已7度降息,早在去年8月就啟動這波降息周期。越南也連續3個月降息。

尚未步入寬鬆循環的國家中以美、歐、英、日央行的壓力最大。歐洲央行(ECB)6日將決定是否降息順應市場要求ECB再伸援手的呼聲。部分分析師認為歐元區危機加劇使ECB承受莫大壓力,該行6日可能再推出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措施,挹注金融體系低利貸款,藉此讓歐洲經濟恢復心跳。

英國央行7日也將宣布利率決策,預料會維持利率在0.5%空前低谷不變,但可能再次啟動量化寬鬆(QE)。RBC資本市場公司經濟學家拉森說:「很明顯英國央行已準備在必要時祭出更多QE。」

日本央行也面臨更大的寬鬆壓力,由於該國通膨率仍遠低於央行設定的1%目標,顯示通縮仍是問題,要求日銀加碼刺激的壓力愈來愈沉重。

印度4月宣布降息,但暗示經濟成長減緩速度溫和,且通膨仍有上揚的風險,限縮了進一步降息的空間。但4月以來國際經濟情勢進一步惡化,印度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升高。

另外,南韓央行8日可能維持利率在3.25%不變,但愈來愈多分析師認為,南韓第3季可能至少降息1碼。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138268-2821742

7138268-28217437138268-2821894    

由於美國就業及製造業數據表現不佳,歐美股市應聲大跌,台股昨(4)日重挫並跌破7,000大關,指數下探10年線附近,但因昨日新版證所稅方案可望緩和市場疑慮,加上歐美各國央行有意出手救市,台股今(5)日表現能否轉危為安,成為法人關注的焦點。

昨天台股一開盤即跳空下跌200點,分析師指出,由於台股面臨信心面及籌碼面的雙重衝擊,包括融資殺出、法人停損及市場恐慌性停損賣壓均全數湧出,上市櫃公司有高達214家股價創下今年新低價;台灣50成分股中,亦有22檔創下今年新低。終場加權指數重挫211點,以6,894作收,成交量僅有77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台股指數昨天創下去年12月2

1日以來新低,市場悲觀氣氛彌漫,但法人認為,新版證所稅對取消「抓大戶條款」,加上歐美各國央行有意出手干預,以挽救幾近崩盤的市場信心,台股後市能否止跌回升,值得加以觀察。

大展證券自營部副總經理吳文彬表示,台股昨日直接回測去年12月21日第一道多方跳空缺口,恐慌性停損賣壓加速大盤直線下跌,大盤回測去年低點6,609點已勢不可擋。他指出,台股重挫在於國際股市重挫與國內證所稅利空雙重影響,加權指數連2日跌幅均為亞股之冠,其中,證所稅利空才是影響多頭持股信心最大原因。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138166-2821736

面對世界經濟減速與歐債危機,全球銀行去年第4季大舉減少放款,減幅創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來最大。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資料,2011年第4季全球銀行放款金額共減少7,990億美元或2.5%,創2008年第4季來最大減幅,當時雷曼兄弟公司垮台導致銀行間借貸市場急凍。

遭到削減的多為銀行間放款,縮減金額達6,370億美元,主因是國際銀行在歐債危機延燒之際減少貸款給歐元區銀行,對企業及其他非銀行機構的放款則縮減1,620億美元。

BIS說:「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擴散到銀行融資市場,銀行間拆放大幅下降,才造成這種情形。歐元區居民的跨境貸款受到的衝擊最明顯,且歐元區的銀行業者消減最多。」

歐洲整體銀行業去年第4季縮減貸款達5,840億美元,或4.7%,其中法國銀行業大砍海外放款金額近2,000億美元,降幅約為5.3%,雖不如去年第3季的縮減7.1%,但凸顯法銀持續大抽銀根。

其他急縮放款規模的還有西班牙銀行業(縮減350億美元或5.3%)、德國(1,810億美元或4.7%)和義大利(320億美元或3.5%)。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以及其他歐洲銀行,正縮減貸款規模,以符合更嚴格的資本要求。外國銀行也減少放款給歐洲銀行,主要是擔心歐債危機擴散。銀行收緊銀根令市場擔心歐洲經濟復甦恐怕會因此窒息。

 

國際清算銀行(BIS)說,亞洲國家的央行應容許貨幣進一步升值,以控制資產負債表擴張,避免因資產負債表過大帶來通貨膨脹加劇和金融動盪的風險。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6年,中國大陸掀起一場鋪天蓋地的政治運動,我們一般統稱「文化大革命」,在文革的十年浩劫裡,大陸階級對立嚴重,經濟瀕臨崩潰,人才備受壓抑。不到半個世紀,馬政府堅持在台股推出「他國未聞、我國獨有」的證所稅共識版,同樣的在製造階級對立,同樣的在自毀經濟長城,同樣的在扼殺人才。一場以台股為序曲的文革交響樂章,已在你我耳邊,低吟清唱。

     大陸文革的起源,是在於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路線之爭,這和台灣當前的狀況一樣。從上個世紀的80年代開始,台灣奉行西方的自由經濟,30年來在社會上製造許多富一代,以及更多的富二代、富三代。

     有錢人怎麼過日子,在一個封閉的傳播環境底下,貧下中農無法一窺究竟,但在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裡,炫富式的食衣住行、吃喝玩樂,就如同楚門的世界般,眾目睽睽、一覽無疑,階級對立由此而生。地主、富人,不就是當年黑五類的頭號和二號戰犯嗎?於是,台灣社會有了排富心態,從去年的奢侈稅,到今年的證所稅、房地產選擇性信用管制,甚至未來的房地產實價登錄、實價課徵,都是因排富而起,以打富做收。

     有錢人的錢怎麼來的?從窮人的仰角、彈頭學者的俯角來看,是炒股、炒房來的。請注意這個「炒」字,它代表這些財富的來源不當、方法不對、動機不純,所以政府必須遏止,甚至打壓。

     這些財富真的來得如此不堪、如此不淨?或許有的是。台灣有多少經濟罪犯逃亡海外,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為政者該把這些經濟罪犯繩之以法,讓他們為掏空台灣付出代價,但政府做不來,也做不到。留在台灣的富人,不論財富來源是否正當,手段是否得當,都要成為代罪的羔羊、批鬥的對象。

     有錢人的所得來源怎麼課稅?薪資40%、遺贈10%、房屋稅、地價稅、奢侈稅、證交稅、牌照稅、股利、存款,哪一樣不要上稅?哪一樣不要繳最多的稅?除了稅以外,還要捐,平常捐給社福機構,選舉捐給政治人物。如今,政府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認為富人為富必定不仁,認為窮人反富絕對有理,這和文革時期的紅小兵、紅小將有甚麼不同?

     自由經濟之所以能讓經濟「持續」增長、窮人「有機會」翻身,靠的是孜孜不懈的努力、不斷創新的概念、冒險家的精神。馬政府該做的是,把老百姓的拚勁、創意用制度激發出來,不是把富人打窮、打倒了,窮人就能翻身致富。

     馬政府如今的心態,就怕企業做大,更怕富人更富。企業做大了,可能是官商勾結下的結果,富人更富了,絕對是剝削窮人的生存利益。這個邏輯下,都市更新引進財團,肯定成不了案;金融併購涉及財團,擱淺觸礁;大陸回來的鮭魚更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無怪乎台灣企業再大,也不是全球百大,台灣富人再富,也排不進全球百富。

     奇怪的是,台灣的外匯存底高居世界第四,只有少數外債,看來台灣不窮,每年也有大量的超額儲蓄,只要政府願意把餅做大,台灣絕對有重新再起的機會。看看韓國,面對歐債危機,思考把公司稅降到和其他亞洲三小龍一般水準。看看新加坡,一個200米高的金沙空中花園,如今已是星城的地標。再看看渤海區的天津,花了3年就蓋好30萬坪的文化中心。

     台灣呢?面對經濟成長居四小龍之末,政府卻把公平正義視為急務;面對像新加坡、Vegas的娛樂表演產業,政府卻始終只看到賭博,對其他的創意視而不見;面對一條機場捷運的通車,更要花上一、二十年。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