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銀行正式要求紓困,金額高達一千億歐元,希臘十七日將重新投票,結果可能導致脫離歐元區。大家都知道歐元大船正在下沉,所有祈求眼光都投向德國總理梅克爾,結果梅克爾竟然才要大家開始學游泳。
在四日電話會議中,G7國家財政部長們憂心歐元區若不能盡快解決危機,將會拖垮世界經濟,其中以歐巴馬總統最擔心,美國經濟倘被拖累,將會影響他連任的勝算,G20國家領袖則希望六月十八日在墨西哥召開高峰會前,歐洲對解決自己危機已經有了具體方案。
唯一只有德國,似乎好整以暇不在乎,當然,目前德國經濟好的很,失業率是廿年來最低,為什麼它要在乎?最新民調顯示,半數民眾認為歐洲共同貨幣,對德國是負面因素,比二月時的四三%又更高了。
針對各界提出的救市方案,金融時報的馬丁沃夫歸納德國政府的反應為「七不」:不要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不要增加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可用資金(目前為五千億歐元);不要共同支持銀行體系;包括德國在內,誰也不要偏離財政緊縮政策;政府不要進行貨幣融資;不要放鬆歐元區貨幣政策;德國不要出現大規模信貸繁榮。
當然過去幾次,梅克爾總是在最後一刻,同意紓困,但過去德國的救援,始終讓其他國家感覺不爽:
其一:德國常要求附帶條件,如果是銀行紓困,要求有某形式的監管,而濫發公債的國家,預算與財政必須要受到管控;德國當然振振有辭,但是管控會引起反彈,德國像看小偷式的查帳,只會扼殺經濟復興的可能。
其二:德國即使提出長遠的制度機制,遭到危機的國家也覺得緩不濟急;譬如全歐的中央存款保險制度,理論上可以用全歐銀行集體保險的方式,防止單一國家銀行出問題;或者是歐洲債券,理論上,這可以平均各國借款風險,壓低平均公債利息,但都是需要幾年的時間,需要歐盟共識決,還要得到各國國會或公投的批准,那時國家早就破產了。
其三:德國所有的控管雖然實際上干涉主權,但皆以歐洲為名,「讓歐洲更集中」,「更多歐洲,而不是更少的歐洲」,換句話說,歐盟/歐元會員國要更讓渡自己的主權給歐洲聯邦中央,美其名是,大家集中權力、集中資源來解決危機,但歐洲人都知道,德國才是老大,由柏林發號司令。
德國人認為,這些國家誤認歐元區是天堂,不用苦幹就能繁榮,是大錯特錯,其他國家必須要像自己一樣認真苦幹,受捐助就必須有償還條件,沒有特殊待遇。
這樣把金融危機轉為道德論述,讓許多國家很氣餒,連盧森堡總理(歐元集團主席)都公開批評,德國人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有道德的國家,替其他人付帳,「對其他國家是非常侮辱的」。
現在雖然西班牙銀行危機暫時解除,但德國心態才是真正的問題:德國雖然已經是歐洲霸主,但不願意領導歐洲,德國有錢可以解救歐元,但卻鄙視這些沉淪的國家,認為他們不值得救。德國人並不吝嗇,東西德統一,就很慷慨的花了兩兆歐元,但是廿二年後,要德國再犧牲,找不到目的。
有些人主張,德國必須要像二次大戰後的美國,成為慈善的霸權,該花的錢就要花,前有馬歇爾計畫,後有德國拯救歐元計畫。但是要德國救歐元、甚至救歐盟的目的在哪裡?
挽救歐洲的全球經濟影響力,甚至,維繫歐洲團結,避免走回二次大戰前分崩離析的老路,這些理由都不能夠讓德國人信服,所以就一直在其他國家的期待與德國的不情願中擺盪,歐元的危機還是持續中。
也許現在德國終於聽到警鐘了:德國第一季GDP只比四年前高出一%。進出口更呈現急遽下跌的態勢,四月單月進口大跌四.八%,而三月才跌○.九%,出口也從三月下跌○.八%,四月超跌一.七%,大大出乎德國經濟學家的預期。
德國經濟還是非常依賴歐元區,目前僅五%總額出口到中國,歐元區其他國家的比例則達四二%,一旦歐元區瓦解,其中大部分出口將中斷,會真的傷到德國經濟。
現在西班牙危機剛過,義大利問題伏而未發,下一次危機將是,三個月後希臘大批債券到期,梅克爾的動作要快,這是德國的機會之窗,過不了那關,歐元區崩潰,德國經濟受傷,屆時她會更難說服德國人民,為救歐元,付出更大代價。(chenlungkuo@yahoo.com)
- 2012-06-12 01:24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