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口協會(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3日舉行年度會議,並公布研究報告,顯示經濟不景氣,全國62%的19至22歲的年輕人仍接受父母的金錢援助,平均金額每年高達1萬2185元。年幼時個性較好者,更易得到家長的資助。

 

根據這項調查,約42%的家長幫助成年子女付帳單,平均支付1741元;35%的家長幫助付學費,平均1萬147元;23%的出錢幫助買車,平均9682元;22%的家長為子女提供離家後的房租,平均3937元;11%的家長提供貸款,平均2079元;7%的家長提供贈款,平均8220元。

 

安娜堡密西根大學的威特曼說,家長認為子女在12歲前性格快樂、自立和與人相處融洽,成年後就更可能得到資助和貸款。在兩個以上子女的家庭中,家長更可能為態度更好或更自信的子女提供資助。

 

研究是2005、2007和2009年間,採訪1368名19至22歲年輕人與他們雙親的結果,發現在年收入超過9萬9910元的高收入家庭中,為成年子女提供資助的占82%。年收入低於3萬7274元的低收入家庭,資助子女的占47%。但低收入家長提供資助的比重高,約占家庭收入的10%。

 

發表在「年輕人成長」期刊最新一期的研究也顯示,家長資助成年子女上學的也有類似比重。在全國四所大學18至27歲的402名本科學生中,約三分之二得到家長資助。

 

這項研究的作者、楊百翰大學副教授內爾遜說,當家長為子女承擔所有費用,他們打工的時間最少,參與的危險活動也最多,如飲酒、狂飲、吸菸和使用大麻等。

 

內爾遜說,得不到家長資助的年輕人「要用最多的時間工作,以便掙錢生活,而不會參與危險活動」。但內爾遜警告說,沒有家長資助的年輕人也面臨輟學危險,「未能完成學業,工作的起薪較低」。

 

 

【2012/05/04 世界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