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73年國際油價每桶3.1美元,次年升至10.7美元,引爆了第一次能源危機,此後油價平穩了五年,1979年油價再度大漲,為二次能源危機拉開序幕,至1981年已升至32.5美元。

     ■兩次能源危機的主角雖然都是原油,但最後反而是食物類漲得比較厲害,1974年交通類漲了35%,食物類卻大漲57%;1980、1981年食物類連兩年上漲16%、17%。

     許多經濟問題的形成都和心理因素有關,1929年美國股市熱絡引來泡沫的恐慌,在投資顧問巴布森預言股市即將崩盤下,悲觀情緒舖天蓋地而來,為美國大蕭條拉開序幕。

     經濟問題之所以和心理因素有關,是因為廠商的投資、股市的交易、民眾的消費、商家的訂價都得考量未來的經濟情勢。而未來究竟如何便需要判斷,判斷免不了就有情緒的成份。當社會充滿樂觀,廠商放手投資,民眾盡情消費,經濟自然大好,反之,當社會瀰漫悲觀的情緒,投資觀望,消費緊縮,經濟如何好的起來?

     民眾情緒會影響經濟

     我們常以為是政府的政策在主導經濟發展,但事實上,人們的情緒,對經濟的影響有時比政策力量來得更大。因此政府的決策,如果沒有把民眾的心理納入考量,經常會適得其反,甚至讓局面陷於失控的地步。

     舉個例子,1930年美國景氣衰退,在夏天有個代表團前往白宮請求總統胡佛擬出失業救濟計畫,胡佛卻說:「各位,你們晚到了六十天,不景氣已經過去了。」胡佛沒有考慮社會大眾的恐慌心理,正是這場蕭條演變到難以收拾的重要原因。

     再如1947年國民政府在大陸發行金圓券之所以無法穩住局面、1974年及1980年台灣的停滯通膨之所以幾近失控,並非政策不夠周詳,而是政策訂定的過程裡忽略了民眾的預期心理,於是在集體恐慌的情緒之下,通膨大戲一再的在歷史的舞台上粉墨登場。

     我們查考1980年這場發生在台灣的通膨會發現,受到國際油價影響,政府一方面被迫調漲油價、電價、鐵公路運價,但又在體恤老百姓生計下,多次的調高軍公教待遇、提高稻穀收購價格。這些政策用意雖好,但等於在幫通膨加柴添火,讓社會的通膨預期不斷升高,終致1980年、1981年出現19%、16%的高通膨率。

     政策反而為通膨點火

     我們算一下,從1979年6月到1981年3月不到兩年之間,電價調漲了四次,油價調升了三次,鐵路及公路客貨運票價也漲了兩次,軍公教待遇也調升了兩次。幾乎一兩個月政府就會宣布一項費率調整方案,如此密集的調高各式費率與薪資,豈能不加深民眾的通膨預期,四處搶購衛生紙、沙拉油、白米,而廠商又豈有不囤積居奇之理?1980~1981年台灣就在失控情緒的激盪下,通膨如脫韁野馬,一路奔騰直到經濟窒息而後已。當1982年通膨開始冷卻,台灣經濟成長已降至3.5%,在那個經濟成長經常是兩位數的年代,1982年的疲困,不言可喻。

     這些歷史經驗,尤其是1980年台灣因應通膨的經驗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政府研擬經濟政策時,必須把民眾的預期心理納入。決策者不只要有經濟識略上的遠見,更要了解社會的心理動向,好的政策還需要有好的時程安排,方可讓恐慌的情緒得以安歇,從而不致重蹈歷史的覆轍。

 

  • 2012-04-15 01:33
  • 工商時報
  • 【于國欽】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nchen 的頭像
      ingnchen

      ☄ingnChenの書房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