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禽流感造成食品股恐慌,但台灣廠商具備多項優點,採購能力強,能掌握原料價格的波動,等疫情過去後,很快就能恢復生產, 若具備中概色彩更適合長期投資
雖然族群中出現過幾檔明星,但總體來說,食品股向來是本益比偏低、漲幅不易超越大盤的類股。尤其這幾年,因為油價持續上漲、氣候不穩定,讓食品原料價格一直都在高檔區,加上抗生素、塑化劑等食品安全問題浮上檯面,相關廠商經常遭受批評,必須改善製作環境,墊高成本。
重重考驗卻讓台灣食品廠商更為進步,除了議價能力不斷提升,有效轉嫁成本外,多家食品廠也進軍中國,逐年提高市占率,進而成為不可或缺的供應商。王品(2727)的掛牌更讓優質食品概念深入人心,趁利空導致股價壓低時投資績優食品股,長線必有高額報酬。
中國鼓勵消費 食物需求持續上升
食品股涵蓋的種類很廣,有各類型休閒食品、飼料、大宗物資如沙拉油、肉品、飲料等,最主要使用的農糧原料是黃豆、玉米、小麥。德信長春藤基金經理人朱翡勵分析:「2007年油價達到高峰期時,部分糧食被用作生質能源,影響很大,從當時到現在,即使油價曾經大幅下修,黃豆和玉米價格卻沒有明顯回檔。」
這對生產沙拉油、做飼料以及需要飼料的肉品等廠商來說,成本負擔變重,包括大成(1210)、卜蜂(1215)、福壽(1219)、福懋油(1225)、大統益(1232)、興泰(1235),都受波及。
但朱斐儷深入觀察後發現,台灣廠商具備多項優點,包括:採購能力強,能掌握原料價格的波動;整合上下游,順利降低成本,雖然獲利沒有太亮眼表現,也不至於虧損。「最重要的是,廠商陸續進入中國市場,這將是食品股最值得期待的發展。從生產燕麥片的佳格(1227)可看見,食品股有中概題材加持,就能達到獲利三級跳、股價破百。」
她強調,中國近年為了防止經濟泡沫化,打房、減少硬體建設、緊縮放款的動作沒停過,可是非常鼓勵人民的消費,「硬建設向下,但軟需求向上。食物就是軟需求,而且剛開始富裕的國家,喜歡享用肉品,覺得吃肉代表比較有錢,還不懂得追求養生,所以中國的肉品與飼料需求正在快速上升中。」
而且食品有個特色,原料價格起起伏伏,但加工做成食品後,「一旦漲價,就再也不回頭」。當原料漲價時,加工食品必須忍受一段時間吸收成本,以免觸發民怨、影響生意,但忍無可忍時會一次漲足,再也不調降,對食品股獲利形成保護作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康師傅(910322)醞釀將泡麵大幅漲價時,中國當局還有關切過,認為泡麵幾乎算是基礎民生必需品,漲價影響太大,但最後仍然不得不漲。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NO.55 2012年4月號;訂閱Money錢電子雜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