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由於西方的融資枯竭,全球缺乏資金的航空公司紛紛找上亞洲的放款業者,資助雄心勃勃的機隊升級計畫。
業界主管和分析師說,亞洲的銀行、資本市場和租賃公司正在協助航空公司因應旅遊的快速成長,這種現象也凸顯全球經濟重心的轉移。
波音商業航空執行長阿爾鮑(Jim Albaugh)上月訪問新加坡時告訴記者:「亞洲的融資充裕,租賃公司會告訴你,有充裕的融資可以資助未來幾年要出售的飛機。」
波音估計,2012年全球商業航空公司在購買新飛機約有1,000億美元的融資需求,高於去年的750億美元,主要因為亞洲的需求激增。
歐債危機導致傳統的資金來源限制放款,尤其是德法兩國的銀行,但亞洲正在協助填補融資缺口。業界人士估計,2021 年之前每年需要1,000架新飛機。
航空顧問ICF副總裁史都華說,基於這個預測,亞洲每年將增加500架新飛機。
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RBS)1月把旗下飛機租賃部門,以47億英鎊(73億美元)賣給日本三井住友銀行,就凸顯了亞洲在航空融資的重要性日增。
Stephenson Harwood律師事務所航空業務主管Paul Ng說,十多年來只為國內航空業者提供融資的中國銀行,現在已開始到海外尋找潛在客戶,這是幾年前少見的情況。
新加坡BOC航空公司執行長馬丁(Robert Martin)說,飛機租賃公司去年籌資17億美元,其中的70%來自亞洲銀行,包括新加坡的星展銀行(DB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