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爾必達聲請破產帶動DRAM價格大漲  

爾必達聲請破產帶動DRAM價格大漲,集邦科技調查,昨(28)日現貨價最高漲幅逾17%,創日本311強震之後單日最大漲幅,品牌顆粒報價重回1美元大關,國內業者如南科、華亞科、威剛、創見等將受惠,其中以模組廠商潛在的獲利空間最大。

爾必達全球DRAM市占率達12%,聲請破產保護之後,下游客戶擔心日後供貨發生問題,台廠昨天雖然處於休假中,已陸續接到終端客戶詢問電話,擔心短期市場供貨吃緊。

爾必達聲請破產在全球DRAM類股投下震撼彈,爾必達日股昨天重挫近24%,其對手美光在美股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一成。法人預期,今天台股開盤DRAM族群將各自表態,隸屬美光陣營的南科、華亞科可能反映利多;爾必達協力廠力成、華東等,因存在應收帳款呆帳疑慮,面臨考驗。

南科證實,昨天陸續接到客戶關切電話,礙於休假日,無法精確掌握市場動態,待今天恢復正常上班之後,狀況會比較明朗。

業界認為,這次DRAM大漲,類似2009年奇夢達(Qimonda)聲請破產保護事件重演,當時DRAM現貨價也是連日暴漲,在恐慌性買盤湧進、加上先前部分業者已堅守價格、不願削價出貨等因素帶動下,短線漲價力道可期。

根據集邦科技旗下DRAMeXchange昨天晚間最新報價,2Gb
DDR3品牌顆粒大漲16.3%至17.17%,均價站上1.06美元,創波段新高;2Gb DDR3有效測試(eTT)顆粒也大漲13.94%
,均價0.94美元。已淡出主流規格的1Gb DDR3晶片同步漲3.24%,均價0.7美元。

法人指出,DRAM報價大漲,威剛等下游模組廠因備有低價庫存,正面效應可期,受惠最大;DRAM廠方面,雖然單日價格暴漲,價格還未達讓台廠獲利的水平,卻有助紓解價格低迷所造成的財務持續惡化壓力。


【2012/02/29 經濟日報

6929561-2754665  

消費者重心從個人電腦(PC)移到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日前聲請破產保護的爾必達(Elpida)。爾必達未能效法三星電子多角化經營,生產iPad、iPhone等行動裝置用的特殊晶片,是走上破產命運的關鍵。

去年第四季全球平板電腦銷售倍增,智慧手機需求也激增47%,PC銷售卻江河日下。日本這家碩果僅存的DRAM製造商已連五季虧損,過去五年來市值蒸發95%,訂3月28日於東京證交所下市。

首爾Taurus投資證券分析師金亨植說:「面對從PC移往智慧手機的世代變革,爾必達未能以適切的技術轉變因應。行動DRAM才是財源,三星與其他南韓製造商就霸占近七成市場,爾必達再也撐不下去。」

爾必達股價28日在東京股市以每股254日圓跌停鎖住,從前一日的每股334日圓暴跌24%,晶片製造商瑞薩與愛德萬測試股價也雙雙下跌。南韓對手股價則齊步上揚,三星28日在首爾股市勁揚2.5%,海力士大漲7.7%。美光科技(Micron)被視為爾必達破產案的最大贏家,27日在紐約股市也應聲暴漲7.7%。

據市場研究業者Strategy Analytics 1月的報告,去年第四季全球平板電腦出貨創下空前的2,680萬台紀錄,另據顧能公司(Gartner)資料,個人電腦同期出貨則萎縮1.4%至9,220萬台。

【記者蔡佳妤/台北報導】日本爾必達公司向法院提出公司更生程序,法界人士表示,該程序即為公司重整計畫,藉此緩解債務壓力,期間由法院指定重整人,須召開重整會議,決定償還債務的方式。

【2012/02/29 經濟日報】



■湯明哲

日本DRAM大廠爾必達聲請破產保護,對台灣DRAM產業而言,將因供需失衡問題改善,減輕虧損及殺價競爭壓力,短期來看是好事一件。

不過,長期來看,台灣DRAM產業要走出困境,仍得仰賴擁有雄厚財力的台塑集團出面,結合美光勢力去承接爾必達持有瑞晶的64.5%股權,並爭取與南韓海力士結盟,構成「非三星陣營大聯盟」,才有機會與三星一較高下。

由於整合難度極高,我認為,除非台塑集團有此意願,而且政府也得主動跳出來協助,並透過專業的創投機構穿針引線,才有整合成功的機會,否則台灣DRAM產業命運多舛。

對於爾必達聲請破產保護,我一點也不意外。早在30年前,日本DRAM產業一度如日中天,但當時三星跨入這個產業時,就很有策略的,要與日商展開一場馬拉松式的競賽。

三年前,我就向經濟部提出南韓三星「贏的策略」,他們是很有計畫地,鎖定要在一個世代能做到領先對手半個月,以取得主導地位。因此當景氣好時,他們與美日大廠儘量不要落後太多;景氣差時,他們反而加大研發投資,將原來落後的腳步,再縮短剩下一步。

1994年三星領先全球推出第一顆64Mb DRAM,就證明三星馬拉松式的戰略,正式超越美日大廠的聯合包夾,進而領先群雄。導致後來IBM宣布退出、英飛凌旗下的奇夢達也宣告破產;日本更拱手讓出主導權,進而整併成立爾必達公司。

台灣是在1995年一窩蜂跳進來投資DRAM廠,當時這些廠商看到的是台積電做晶圓代工能成功,以為投資DRAM廠、幫人代工的模式也能成功。

但基本上,這樣的概念就犯了很大的錯誤,原因是台積電做代工,風險是由下單的廠商承擔,台積電只要確保製程技術領先群雄,就能確保立於不敗。

但DRAM產業是資本、技術密集的產業,必須由投資廠商自己承擔DRAM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基本上這個產業是不好玩的。

以今日的局勢來看,我認為全球已沒有一家DRAM廠能打敗三星;至於台系DRAM廠,除了有富爸爸(像台塑集團)的廠商可能還有機會玩下去,其餘幾乎沒什麼競爭力及財力可與之對抗。

對於台灣DRAM產業的未來,我是不看好,眼前能做的是,看台塑集團是否願意出面整合,結合政府的力量,說服與美光形成一個聯盟,進而納入南韓海力士,形成另一支非三星的DRAM大聯盟, 或許還有機會。

不過,這個事件為台灣企業上了一課,不要看到新興產業上來,就盲目投入,可吸取南韓三星成功經驗,先想出怎麼贏,再來投資;沒有贏的策略,貿然闖入,終究會傷痕累累。 

(本文由台大國企系所教授兼台大副校長湯明哲口述‧記者簡永祥整理)

觀察站╱DRAM三強鼎立 台廠見轉機?

全球DRAM業在美國美光科技成為日本爾必達的策略夥伴後,台美日聯盟正式成軍,產業進入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分天下時代。若依市占率簡單邏輯推估,美光陣營逾3成,成為全球第二大,台灣廠商身在其中,似乎總算可以吃香喝辣;但從目前全球平板裝置取代PC成為主流應用後,記憶體集中在美韓兩國之後,戰火延燒到手機及雲端等市場,而台灣DRAM業競爭力仍有待加強下,能否因此而出現轉機,開始獲利,在DRAM業進入三強時代,今年極為關鍵。

美光在整併爾必達後,全球市占率將一舉攀升至24%,若加上台灣的產能,則可突破3成,超越全球第二大的海力士,有機會與三星一決高下。

不過,以目前DRAM產品的價格及需求,已無法光靠PC市場而滿足來看,美光整併爾必達的目的,絕不只是純粹擴大自己在PC DRAM的市占率而已,反而是對目前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熱賣,找到一個更好的獲利模式,這也是現在DRAM業者積極轉進行動式DRAM的原因,儘管爾必達最後是被拍賣掉,但其行動記憶體的市占率及技術,應該才是美光積極爭取的利基。

爾必達在標準型記憶體及行動式記憶體上,無論在良率及製程轉進上都不遜於韓系廠商,30奈米製程良率已近趨成熟,而25奈米製程已在廣島廠試產,預計於今年第三季,其子公司瑞晶(4932)亦於第三季試產25奈米製程,量產時程與母公司同步。

據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DRAMeXchange的調查,爾必達今年首季的行動式記憶體營收市占已達8.8%,若是後續能與美光的快閃記憶體做進一步整合,聯手的競爭能力更是不容小覷。

台系DRAM廠方面,美光取得爾必達標準型記憶體以及行動式記憶體技術,更有利於台灣DRAM廠,如南科(2408)及華亞科(3474)能採用爾必達技術,更有機會迅速轉入先進25奈米製程,再配合台系廠優異的生產能力,能夠將產品迅速導入量產,將成本結構迅速降低,倘若三方合作得宜,除了營收有機會可以穩坐全球DRAM產業第二名的位置外,從投片量做觀察,預計月產能將高過40萬片,占全球DRAM產能的40%,成為新的第三勢力,DRAM產業將進入三強鼎立的市場格局。

不過,台系業者因為財務壓力,目前多數已轉進晶圓代工領域,僅存的純DRAM製造廠只有南科、華亞科與瑞晶,惟仍處虧損狀態,未來能否繼續投資更先進技術,以及持續開發,變數仍大。

 

 

【2012/05/17 聯合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nchen 的頭像
    ingnchen

    ☄ingnChenの書房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