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逢年過節贈送禮卡愈來愈流行,可是隨著這個市場價值激增,這些禮卡浪費的金額也很可觀。「華爾街日報」報導,從2005年到2011年,估計足足有高達410億元的禮卡儲值白白作廢,便宜了商家或政府。
全國零售聯盟進行調查發現,有80%的人今年聖誕節準備購買禮卡,58%的購物者也表示希望收到禮卡,使禮卡連續第五年成為最受歡迎的禮物。TowerGroup顧問公司估計今年禮卡銷售額將達到1000億元。
禮卡為商店帶來更多生意和額外收入,因為顧客的消費額很難剛好符合禮卡的價值。專家估計用禮卡進行的採購,有三分之一以上必須額外貼錢。
2005到2009年禮卡浪費的價值,絕大多數是用以抵付各種規費和過期失效。去年開始生效的信用卡法律,禁止零售商對出售的禮卡收取費用,有效期也不得短於五年,使這種情況為之改觀。
百思買電器公司(Best Buy)2011年度即把5300萬元不可能再兌現的禮卡儲值列為收入,高於前一年的4300萬元。
但是,有些州不准商家自行保留未使用的禮卡價值,要求在特定期限後把這些金額繳歸州庫的未申領資金帳戶。
政府宣稱這是便利消費者申領屬於他們的金錢,其實預算拮据的政府經常用以挹注開支需求。2008年紐約州就徵收了960萬元未兌現的禮卡儲值,而歸還原主的只有約2150元。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