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_282368_1.jpg 

「廣告教父」孫大偉十一月七日病逝,與孫大偉有超過二十年交情的「電視教父」王偉忠,事發當時,正在中國巡演舞台劇《寶島一村》。第一時間從祕書口中得知噩耗,難過得久久不語。

今周刊.jpg 

「電視教父」回憶「廣告教父」

編按:「廣告教父」孫大偉十一月七日溘然長逝,王偉忠憶及好友不勝唏噓,人在成都的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時,直說孫大偉是一代傳奇,他的廣告風格影響了整個廣告業界。兩人相交二十年,回憶老戰友像子彈一樣犀利的創意、最後一瓶陳年高粱酒,滿滿是不捨的情誼,以下是王偉忠的專訪全文。

孫大偉九月發病的時候,我正在美國、送女兒去讀書,馬上請公司的人送花慰問,一方面幫我看看David(孫大偉英文名字)的狀況。回國之後幾次想去看,但David和他的家人都很低調,不希望被打擾,我就尊重,沒去看他。

我正在中國巡演舞台劇《寶島一村》,一直到周日聽到這消息,心裡非常難過。他出身於廣告界創造力非常蓬勃的八○年代,很多外商廣告公司進來,創意開始大鳴大放。他得到過很多獎項,例如時報廣告金像獎;但最重要的是,他帶動了很多人不一樣的思考,在廣告界締造了很多奇蹟!

各有精采 卻都一見如故

我那時正在做「連環泡」,電影有侯孝賢、楊德昌那些人,舞台劇也有賴聲川,廣告界有孫大偉、奧美公司等等,當時整個台灣的文化非常精華、有趣!

我和David以前不是那麼熟,但大家都互相珍惜,因為都各自在自己領域上,做出了新東西,顛覆了既有的想法。非常神奇,平常都各玩各的,但一見面就好像老朋友,這批人是非常惺惺相惜的。

大偉是三十二歲才進廣告界,一直耳聞孫大偉這號人物很厲害,在奧美廣告做創意總監。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去奧美,真的看到這個人,覺得果然是一位「廣告金童」。那時人家介紹他,我就說「久仰、久仰」,我早就聽過他嘛,有點把他當偶像一樣!那時我還不到三十歲,已經在做「連環泡」,但就不知道他知不知道我了,哈哈!

我覺得他真的是個傳奇,當時鼓勵了很多人進廣告業。(從那時起)廣告就不再是叫喊,孫大偉的東西不需要重複,你就會很記憶深刻,他讓那個行業產生變化。

我跟那個時代的人一樣,受到David很多作品的影響。例如他做裕隆March做得非常可愛,「March不只是March!」(廣告口號),從CI(企業識別)、從廣告、從圖形,讓March這種小車進入台灣人的生活,會讓人覺得台灣女孩子就是應該追求這樣的小小天地。他一個大男人,卻可以去設想女人的需求,能讓女孩覺得March是私有的產品,像是自己的貼身衣物一樣,這創意非常迷人!

如狙擊手般精準的創意

(做創意)我比較大刀一點,他就玩小刀,反覆周延推敲。總歸講起來,他是小量而精準,就像狙擊手,每一顆子彈出去要很精準,不浪費子彈;但我就不一樣,有時候打散彈,聲音很大、氣勢很大!

我有時會對David說,東西打動人就好,不要往裡面鑽,因為很多人沒有這麼高的高度。但廣告人就是喜歡千錘百鍊,他們會想「高人三等」,但我們(電視人)有時候只想要「高人一等」...

《今周刊》725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稀土戰爭/下一場全球經濟危機
◎封面故事:電視生態沉淪下的文化大危機/電視亡國
◎焦點新聞:「電視教父」回憶「廣告教父」/王偉忠:孫大偉的創意改變了台灣
◎征服股海:QE2政策解讀篇》美狂印鈔票真能救經濟?/魯比尼:量化寬鬆有「成癮」危險
◎高科技:身分曖昧不明、軟硬體處於史前時代/社群網站PTT難成「台灣版臉書
◎焦點新聞:當狀況外的市府遇上用力過猛的廠商/誰該為花博「煙霧秀」負責?
◎話題人物:比鄭弘儀大膽、比李濤尖銳/美國脫口秀主持人格倫貝克一張嘴 撼動整個歐巴馬王國
◎兩岸風雲:麥當勞要往中國內陸發展 得先問它/鄉村基把中式速食賣上紐約交易所
◎征服股海:連中華電這隻大象都開始跳舞飆漲/熱錢入侵下 台股選標的有新法則
◎彭博商業周刊:助歐巴馬當上總統 幫共和黨贏得期中大選/歐巴馬的敵人與恩人

【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23期;訂閱今周刊電子雜誌

 

孫大偉在辦公室總會放部腳踏車,沒事就在大稻埕閒逛找靈感。.jpg 

f_281866_2.gif 

好屌孫大偉 「最大悲劇是當人瑞」

「好屌」廣告教父孫大偉經典作,也是他五十八歲人生的最佳詮解。

 

 孫大偉三個字幾乎是台灣廣告力的代名詞。「廣告教父」、「廣告頑童」、「廣告才子」,都是他的稱號。MTV的「好屌」,March廣告,「多喝水」、中華職棒等,都已成為台灣民眾的集體生活記憶,象徵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創意解放。

 

「該生素質太差!」是孫大偉在羅東高中寄讀時,導師的評語。三十二歲前的他是體制內異類,留級、落榜。三十二歲後則在廣告界大放異彩。

 

他始終堅持「初衷、創意、態度」。當年蔣經國總統過世,各界清一色發布黑框大頭照、永懷領袖的悼文,只有他以一張蔣總統與搭火車返鄉民眾握手的照片,搭配「蔣總統再見!我們還會更努力往前行!」的文案,一新耳目。另一則勞力士表展廣告,因不可能把表款全擠進版面,他索性擺滿勞力士代稱的紅蟳圖案。

 

孫大偉入行沒多久,恰逢台灣廣告業西化的戰國時代,之後他自創公司以小代理商之姿,走出以個人特性為標的的獨特路線。

 

做為廣告創意者,孫大偉是成功的,客戶敬他、同事愛他;他更成功的,是做為一個熱情的生活者。

 

因對生命充滿熱情,讓他無視健康狀況,屢次參加鐵人三項、騎自行車環島壯遊,他說「人生最大悲劇是當人瑞,就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對自己身後事,孫大偉早有安排,SARS讓他感到無常,動手寫下第一封遺囑,心肌梗塞病發後又改寫一次,他一度想將骨灰葬在拉拉山樹下,與妻子赴清境農場度過結婚二十周年時,看見杜鵑花又決定要葬在花下,人生中的多變似乎是孫大偉心中唯一的不變。同事與好友尊重他生前不要告別式的想法,將為他辦「大偉的畢業典禮」。

 

孫大偉服膺廣告大師奧格威名言:「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因為死了以後的時間很長。」,人生就像是場豐盛派對,玩也要玩得很認真。

 

昨天,派對散場,主人離去,留下一室懷念他的賓客。

【記者王惠琳、梁玉芳、顏甫2010/11/08 聯合報】

孫大偉與李艷秋。記者林建榮/攝影.jpg 

孫大偉野 李豔秋乖 迸出青春火花

不喜歡按牌理出牌的「廣告教父」孫大偉,兩年前,曾因心肌梗塞面臨人生最大的危機。和他是輔大大傳系同班同學的李豔秋嚇壞了,無法想像一向不循常軌的孫大偉也會面臨生老病死,寫下一張未寄出的卡片,內容是「孫大偉,我只聽過好人不長壽,所以你一定會長命百歲。」

f_25373_1.jpg 

民國六十四年,曾被高中老師評為「素質太差」的孫大偉,服完憲兵役重考進入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他比同班的李豔秋大了五歲,兩人是大傳系學會的最佳拍檔。畢業二十七年,孫大偉至今還保存著當年一群系上臭男生為女生打分數、李豔秋榮登班花的紀錄,讓李豔秋心花怒放地笑說,孫大偉以前就是同學眼中的大哥,當年在廣告課表現傑出,成為廣告教父,已露端倪。

孫大偉(以下簡稱孫)和李豔秋(以下簡稱李)這一對同學,怎麼走過他們的青春歲月?

他當老大 她像小甜甜

問:兩位是同班同學,不過老給人大哥跟小妹的感覺?

孫大偉(中)和妻子袁自玉(左二)和李艷秋(右三)都是輔大大傳系同學。.jpg 

孫:我年紀比她足足大上五歲。我每次在外演講,都會說李豔秋跟我同班,關於這點,她每回都特別交代我,要說明我比她大五歲,不過我總會補上一句,我今年已經六十幾歲了(李豔秋哈哈大笑搥他)。

李:我記得他老大過五十大壽時,有一個二百五竟對我說,你一點都不像五十歲了,我追問他為什麼覺得我像是五十歲?這位老兄還反問我,你不是跟孫大偉同班嗎?

問:當年入學後對彼此的第一印象為何?

李:孫大偉因為先當過兵,見多識廣,跟我們這些剛高中畢業的學生看起來就完全不一樣,同學都叫他「大A」(台語「老大」)。

孫:李豔秋眼睛大,我都叫她大目仔。我記得她總穿得像小甜甜一樣,衣服後面還打個蝴蝶結,上課時,我就坐在她後面,悄悄把蝴蝶結解開綁在椅子上逗她。

李:他就像是我小時候遇到的那種小男生,很皮、愛玩,但是軍人氣息又很濃,連上課的時候,都會對老師舉手敬禮說「報告老師」,甚至對修女都是這樣(孫大偉摸著頭笑了出來)。記得第一堂英文課,修女一進教室就用英文對他說話,他竟然舉起手來說「報告sister」,當時大家都傻了。

孫:修女嘰哩咕嚕對我講一大堆話,我一句也沒聽懂,轉身偷偷問旁邊的女生:「她說什麼?」她害羞的對我說,「她是叫你上去擦黑板。」擦完黑板,我就馬上躲到後面的位置去。

作弊? 考上系狀元

問:兩位當年都是以第一志願成為輔大大傳人嗎?

孫:我是靠作弊和退伍加分才順利考上大學的,但是大眾傳播是我的第一志願。放榜時,我是系狀元,學號一號,自然就成了班代。

李:我是高中畢業參加聯考,按分數分發到哪就是哪,當時並沒有特別的想法。

問:在學校成績好嗎?

考試要人罩 找到老婆

孫:我抱著「由你玩四年」的心態面對大學生活。考上輔大後,很擔心自己程度這麼差怎麼念,我當兵的同事跟我說,沒關係,他有一個同學的妹妹袁自玉是曉明女中畢業的,正巧跟我同班,可以請她罩我一下,結果她成了我太太,罩我一輩子。

李:他每一科都會找個人來罩他,當時日文就靠我啦!

孫:就這樣,我還年年補考。考日文時,我都拜託她坐我旁邊,還猛拉她的袖子,求她不能寫得太草,要寫得工整些,我眼力好,就斜著眼看,考完後,眼睛總要揉半天才能轉回來。

李:他每次考試都一直說再放過來一點、再放過來一點,不然就是腳一直踢我凳子,像我這種規規矩矩的學生,嚇都嚇死了。

孫:日文總共要修十二個學分,每次考試都偷看李豔秋的,拿了九個學分後,有一天良心發現,自問我這樣拿學分做什麼?後來索性全部都放棄掉(李:那九個學分是我的)。

李:我覺得他從頭到尾就是玩,總會想出各種招式來玩,我們是在軌道上,孫大偉是在原野上跑的那種人,他連到廣告界也還是玩。

當主播是傀儡 覺醒了

問:李豔秋這種按部就班的乖乖牌,後來在金鐘獎頒獎典禮時卻說自己是傀儡,當時給孫大偉什麼樣的感覺?

孫:其實我並不覺得奇怪,感覺也滿好的。她畢業後進了電視台當主播,境遇可算是班上最好的,我們這種作過怪的,看到後來她說自己是傀儡,就覺得她終於有點覺醒了。從她主持TVBS「顛覆新聞」,我開始看到她有點不一樣。

李:哈哈,你沒有覺得這才是我的本性嗎?

問:聽說李豔秋當年是班上的班花,孫大偉有想過要追嗎?

孫:李豔秋在大一時被票選第一名成為班花;不過第二年排名就不一樣了,我們男生各有政黨偏好,民調數字不一樣,大家開始效忠自己的政黨。(李哈哈笑)。當時她已有對象,我也有對象,我們是講道義的。

李:他當時組了個三長兩短合唱團,有一次就拿著吉他,從男生宿舍沿路唱到女生宿舍,女生宿舍唱完後,再走上校門口的天橋,面對車子唱了一整晚。他們也不是為某個女生這樣做,就是無聊、沒事。我們班好像沒有很多人喜歡孫大偉,我只記得班上很多女生被他氣哭。

問:孫大偉在學校是個調皮搗蛋的學生嗎?

文友樓 摸黑偷抓錦鯉

李:他很誇張,有一次還半夜帶著幾個同學摸了文友樓中庭池塘裡的錦鯉,當晚就燉來吃了。第二天校工看魚少了大半,氣得要死,又找不出誰是罪魁禍首。你看看這種人,嘖嘖!

孫:我們用宿舍的蚊帳當魚網,把魚撈起來放在桶子裡,到宿舍廁所把魚殺了,由於宿舍沒有電插頭,我還偷偷接線,當時幾個作案的都是社團的頭頭,大家吃得不亦樂乎,因為偷來的就是好吃。

問:大學時代就看得出彼此會成為新聞界、廣告界的優秀人才嗎?

李:他大學就是玩,幾乎每一科都念得亂七八糟,但是他廣告學念得特別好,我都還記得當初的顏伯勤老師好欣賞他。我其他科都不靈,只有一科新聞採訪,念得特別好,當年于衡老師多愛我啊!

孫:對,于老師當年會口沫橫飛的大罵我們,說他才不願來教我們這種爛學校,我很不以為然,可是李豔秋就是他眼中的好學生,每次上課他擦手的小毛巾,都是她準備的。

神父召喚? 定期碰面

問:畢業後還常見面嗎?

李:剛畢業的時候,彼此確實各忙各的很少見面,不過現在我每個月都會來他辦公室,有時候三個禮拜就來吃他一個便當,只要他召喚,我就會來。

孫:什麼我召喚?我也怕像她這種深藍的來,被人家看到,可能我的店都會被燒掉。

李:我們為過世的老神父張思恆辦了個基金會,孫大偉是董事長,他召集我們同學都要當董事,我跟他說我實在太忙沒辦法來開會,他就說,那我晚上請神父自己來跟你聊聊(孫大偉大笑:神父會來點名)。所以我們大家只好每個月至少來這裡吃個便當。

【記者黃兆璽、錢欽青2006/01/03 聯合報】

 

f_282368_1.jpg 

詹偉雄:記憶孫大偉

孫大偉辭世,這社會裡的許多人都有感覺,覺得是自己的一個親人離去,即便是有些人沒跟他說過話,甚至也不認識他。

之所以會如此,最可能的理由是因為他做過很多的廣告。那些從80年代起在報紙、雜誌、電視上出現的孫氏廣告──伴隨著經濟的起飛、沉澱與蕭瑟,許多讀者和觀眾從少不更事到飄搖(或發達)中年──幾乎已成為台灣社會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舉些例子來說:廿幾年前他為捷安特自行車寫的那句slogan「無限延伸你的視野」,把騎自行車的直接快感和人生成長的隱喻扣連在一起,至今仍然可口雋永。當年他為美國運通製作的電視廣告,同樣引人追憶:一個父親緊急煞車來到打烊前的玩具店門口,央求開門讓他買份給女兒的生日禮物,戴著老花眼鏡的老闆領會了(他顯然是一個更「滄桑」得多的父親),父親最後載了隻長頸鹿回家,牠長長的脖子伸出汽車的天窗,畫過台北不再冰冷的夜空。

更多人記得他為保德信人壽作的「給智子的遺書」廣告,一架日本航空客機墜機前,一位父親在小筆記本上寫下「智子,請好好照顧我們的孩子」的memo(後來為救難隊拾獲),廣告畫面單純呈現地就是這張紙條,簡單而震撼,這是台灣廣告史中逼使讀者正視死亡、思索死亡、哲學化死亡的第一張廣告。

但我猜想,「孫大偉」這個人物icon(包含他的傳記、他對事物的看法、他的生活實踐)所代表的社會意涵,恐怕比他的廣告還更影響人心。他的生活,其實是一大世代台灣中年人的「對照組」,他自由自在(離開全球化衝擊下的台灣奧美廣告),靠著體驗過著自主的生活,對比的正是一大群無法自由、也無法自主、但卻心嚮往著一片藍天的中年工作者;也因如此,他活靈活現地活在台灣,恰給了「受困者」一些幽默的希望,給了「叛逆者」進一步冒險的勇氣。

他說過的許多「個性」十足的話語,包括「活著要好好玩,因為死後的日子很長」、寫文案像是「綁在浴缸裏,也能盡情游泳」、論長進時說「即使是玩電動,都要比昨天有進步!」……,每句話都點醒著在集體的、標準化的思考之外,有著解放與自由的可能。

以「該生素質太差」的傳記情節、卅二歲高齡才入行的就業資歷,而能成為台灣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孫大偉大概是第一人。他的成功、他的魅力風靡、他的引人追隨,都不是來自台灣人才培育SOP(標準作業程序)的結果,他會說:「你的知識幾乎都是從書上來的,我的知識都是從野地來的實戰經驗」。

他那麼喜愛騎自行車、拚三鐵、半夜殺去看流星雨、為求拍張提案稿子裡的鮮花插在新鮮牛糞上的照片而由台北開車到清境再到墾丁、五十幾歲了還跑去台中拜師從頭開始學木工……,其實都是要從生活中體驗出某種「真摯之我」(authentic self)的洞見,他知道這種知識是所有社會互動的根本,有了這體驗,他便能走闖江湖,天不怕、地不怕。

這個社會將記得孫大偉,因為自他以後,「個性人」開始成為台灣的顯要部落,這也使得台灣在眾多的華人社會裡逐漸地、明顯地──與眾不同起來……。(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2010/11/18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nchen 的頭像
    ingnchen

    ☄ingnChenの書房

    ing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