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經網站CNBC報導,高跟鞋鞋跟高低的流行趨勢與經濟的關聯或許比你認為得還要多。
192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高跟包鞋(pump)和鬆糕鞋(platform)取代了低跟公主鞋(flapper),在年輕女性中蔚為流行。而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鬆糕鞋的風潮又捲土重來,讓1960年代晚期大為盛行的低跟涼鞋黯然失色。
1990年代初期頹廢搖滾風(grunge)瀰漫時的厚底粗跟時尚鞋款,則隨著「慾望城市」影集中的細跟高跟鞋(stiletto )風靡全球而消失無蹤,就像是90年代晚期達康泡沫破裂一樣。
IBM全球商業服務部門消費產品專家戴維斯(Trevor Davis)說,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高跟鞋的高度通常會增加或居高不下,女性消費者透過這些看來華麗的時尚鞋款來逃避現實、創造出繁華的幻影。
IBM利用特殊的軟體分析社群媒體文章中的流行趨勢,預測女性高跟鞋的流行高度將從目前高得離譜的程度回歸地球表面。這可能意味著經濟前景的好轉,或消費者已經聽天由命。
戴維斯說,這次的情況和以往有些不同,面臨長期緊縮的心理準備可能令消費者想放棄虛有其表的華麗裝扮。
這個特殊軟體的分析有幾個步驟,首先是廣泛地蒐集來自社群媒體的訊息,然後聚焦到對鞋款時尚極為狂熱、並有大量讀者的部落格,如此便可獲得市面上難以得知的資訊。現在鞋店裡依舊展示著超級高跟鞋,但趨勢已開始向公主鞋蔓延。
研究指出,在2008到2009年間,最有影響力的部落格寫手提到的鞋跟高度約為5至8吋。但今年來他們總是提到Jimmy Choo和Christian Louboutin等名牌1.5吋至1.75吋的鞋款(kitten heel)或平底鞋。
不過這不代表超級高跟鞋即將過氣,在工作等日常生活的範疇外,超級高跟鞋依然是展現女性魅力的討論焦點。
IBM表示,這項研究顯示,潮流的趨勢並非只掌控在製造商和零售商手中。具有時尚嗅覺的部落格寫手也能夠引領流行。